一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 ||||||||
|
跨語言[编辑]
筆順 | |||
---|---|---|---|
![]() |
替代寫法[编辑]
漢字[编辑]
筆順 | |||
---|---|---|---|
![]() |
一(一部+0畫,共1畫,倉頡碼:一(M),四角號碼:10000)
衍生字[编辑]
相關字[编辑]
派生字[编辑]
- ㄧ (注音符號)
來源[编辑]
- 康熙字典:第75页第1字
- 大漢和辭典:第1字
- 大字源:第129页第1字
- 漢語大字典:第1卷第1页第1字
- 辭海:第1頁第1行第1字
- 宋本廣韻:第468页第40字
- 萬國碼:U+4E00
- 台華雙語辭典:1頁,1行,第1字
說文解字 | |
---|---|
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从一。 ——《說文解字》 |
延伸閱讀[编辑]
漢語[编辑]
字源[编辑]
古代字體(一) | |||||||||||||||||||||||||||||||||
---|---|---|---|---|---|---|---|---|---|---|---|---|---|---|---|---|---|---|---|---|---|---|---|---|---|---|---|---|---|---|---|---|---|
商 | 西周 | 春秋時期 | 戰國時期 | 《說文解字》 (於漢朝編纂) |
《六書通》 (於明朝編纂) |
《隸辨》 (於清朝編纂) |
《康熙字典》 (於清朝編纂) | ||||||||||||||||||||||||||
金文 | 甲骨文 | 金文 | 金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文字 | 秦系簡牘文字 | 古文字 | 小篆 | 傳抄古文字 | 隸書 | 明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聲符字(一(鄭張尚芳 (2003)) )
指事漢字:水平直線,代表最小的正整数。
詞源1[编辑]
簡體與正體/繁體 |
一 | |
---|---|---|
異體 | 壹 大寫數字 弌 𠤪 𭍶 |
源自原始漢藏語 *ʔit。*ʔit衍生出漢語族主要語言的讀音(包括官話、晉語、客家語、徽語、湘語、粵語、吳語)。
發音[编辑]
释义[编辑]
一
- 數詞。大寫作“壹”。最小的正整數。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數量。
- 《詩‧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 《論語‧公冶長》:“﹝子貢﹞對曰:‘賜(子貢)也,何敢望回(顏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 唐·韓愈《送石處士序》:“先生居嵩邙瀍穀之閒,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飯一盂,蔬一盤。”
- 清·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吾一瓶一缽足矣。”
- 序數的第一位。
- 《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 《漢書‧鮑宣傳》:“凡民有七亡:陰陽不和,水旱為災,一亡也。”
- 《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匡超人﹞考過,宗師着實稱贊,取在一等第一。”
- 魯迅《吶喊‧明天》:“原來魯鎮是僻靜地方,還有些古風:不上一更,大家便都關門睡覺。”
- 若干分中的一分或整數以外的零頭。
- 《左傳‧隱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 《文選‧陸機〈嘆逝賦〉》:“顧舊要於遺存,得十一於千百。”
- 李善注:“十一者,謂通千百而計之,十分而得其一。”
- 唐·韓愈《別知賦》:“惟知心之難得,斯百一而為收。”
- 宋·洪邁《容齋隨筆‧俗語有所本》:“俗語謂錢一貫有畸曰千一、千二,米一石有畸曰石一、石二,長一丈有畸曰丈一、丈二之類。”
- 表示一部份。
- 《呂氏春秋‧舉難》:“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擇務而貴取一也。”
- 高誘注:“一分。”
- 表示動作一次或短暫。
- 《宋書‧戴顒傳》:“綏(王綏)曰:‘聞卿善琴,試欲一聽。’”
- 《三國演義》第一〇六回:“勝(李勝)曰:‘乞紙筆一用。’”
-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書生得了科名,難道不該歸來會一會宗族鄰里,這也罷,父母墳墓邊也不該去拜見一拜見的?”
- 丁西林《一隻馬蜂》:“這幾天太陽已經很利害,不如叫他們先把南房裏的皮衣,拿出來曬一曬。”
- 毛澤東《實踐論》:“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
- 數目少或機會小。
- 某一個。
- 漢·劉向《列仙傳‧騎龍鳴》:“一旦騎龍來游亭下,語云馮伯昌孫也。”
- 《三國演義》第九二回:“忽見一人自正南而來,口稱有機密事。”
- 清·蒲松齡《聊齋志异‧狼》:“一屠暮行,為狼所逼。”
- 毛澤東《矛盾論》一:“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主張從事物的內部、從一事物對他事物的關係去研究事物的發展。”
- 每個。
- 《三國演義》第二七回:“一人一個火把。”
- 班上有五十位同學,一人發五本練習簿。
- 全;滿。
- 《禮記‧雜記下》:“一國之人皆若狂,賜(子貢)未知其樂也。”
- 唐·王建《宮詞》之六一:“內宴初秋入二更,殿前燈火一天明。”
- 唐·蔣防《霍小玉傳》:“一家驚喜,聲聞於外。”
-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二:“此時嚴蕊之名布滿一郡。”
- 相同;一樣。
- 《孟子‧離婁下》:“先聖後聖,其揆一也。”
- 趙岐注:“言聖人之度量同也。”
- 《淮南子‧說山訓》:“所行則異,所歸則一。”
-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孟子‧梁惠王下篇七》:“經、權一也,因事之常變而分爾。”
- 周而復《印第安人》:“首先要弄清楚哥倫布到達美洲時,有多少印第安人?各家說法不一。”
- 齊一;聯合。
- 《戰國策‧秦策一》:“諸侯不可一,猶連雞之不能俱止於棲之明矣。”
- 《史記‧蘇秦列傳》:“故竊為大王計,莫如一韓、魏、齊、楚、燕、趙以從親,以畔秦。”
- 指聯合而成的整體。
- 《戰國策‧秦策五》:“四國為一,將以攻秦。”
- 漢·賈誼《過秦論》:“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 統一。
- 《孟子‧梁惠王上》:“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 朱熹集注:“王問列國分爭,天下當何所定,孟子對以必合於一,然後定也。”
- 《史記‧秦始皇本紀》:“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 唐·杜牧《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
- 明·胡應麟《詩藪‧雜編‧遺逸下》:“其後卒雄據中華,幾一宇內,即數歌詞可徵。”
- 專一。
- 《荀子‧勸學》:“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 宋·周密《齊東野語‧齋不茹葷必變食》:“一其心志,潔其氣體,以與神明交,未嘗不飲酒不茹葷也。”
- 謂獨力統理。
- 《後漢書‧馮緄傳》:“進赴之宜,權時之策,將軍一之,出郊之事,不復內御。”
- 李賢注:“一,猶專也,言出郊以外,不復由內制御也。”
- 純一不雜。
- 《管子‧水地》:“故水一則人心正,水清則民心易。”
- 尹知章注:“一,謂不雜。”
- 南朝·宋·何承天《重答顏永嘉書》:“蹲膜揖讓,終不並立,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 單純不繁複。
- 惟精惟一。
- 初;開始。
- 《孟子‧梁惠王下》:“《書》曰:‘湯一征,自葛始。’”
- 趙岐注:“言湯初征,自葛始。”
- 《西游記》第十八回:“我一來時,曾與他講過。”
- 老舍《正紅旗下》二:“但是,從我一記事兒起,直到她去世,我總以為她在二三十歲的時節,必定和我大姐同樣俊秀。”
- 另一。
-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姓曹,諱操”
- 裴松之注引《曹瞞傳》:“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瞞。”
- 南朝·梁·元帝《金樓子‧興王》:“時許耳之子名曰由,字道開,一字武仲。”
- 獨。
- 《方言》第十二:“一,蜀也,南楚謂之獨。”
- 郭璞注:“蜀,猶獨耳。”
- 南朝·梁·蕭統《示雲麾弟》:詩:“爾登陟兮一長望,理化顧兮忽憶予。”
- 唐·杜甫《秦州雜詩》之七:“煙塵一長望,衰颯正摧顏。”一,一本作“獨}}。
- 元·薩都剌《宿經山寺》詩之一:“野人一宿經山寺,十里松聲半夜潮。”
- 或者。
- 《左傳‧昭公元年》:“疆埸之邑,一彼一此,何常之有?”
- 《莊子‧應帝王》:“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
- 成玄英疏:“或牛或馬,隨人呼召。”
- 副詞。都;一概。表示總括。
- 《書‧金縢》:“乃卜三龜,一習吉。”
- 孔穎達疏:“用三王之龜卜,一皆相因而吉。”
- 《詩‧邶風‧北門》:“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
- 朱熹注:“一,猶皆也。”
- 《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
- 唐·韓愈《毛穎傳》:“又善隨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隨其人。”
- 副詞。很;甚。表示程度。
- 《莊子‧大宗師》:“顏回問仲尼曰:孟孫才其母死,哭泣無涕,中心不戚,居喪不哀。無是三者,以善處喪蓋魯國。固有無其實而得其名者乎?回一怪之。”
- 孫經世《經傳釋詞補》:“回一怪之,言甚怪之也。”
- 《晏子春秋‧諫上九》:“寡人一樂之,是欲祿之以萬鍾,其足乎?”
- 孫經世《經傳釋詞補》:“一樂,即甚說也。”
- 副詞。一直;始終。表示動作不間斷,情況不改變。
- 《淮南子‧說林訓》:“尾生之信,不如隨牛之誕,而況一不信者乎!”
- 高誘注:“一,猶常也。”
- 唐·韓愈《唐故國子司業竇公墓志銘》:“公待我一以朋友,不以幼壯先後致異。”參見“一行”。
- 副詞。乃;竟然。表示出於意料。
- 《呂氏春秋‧知士》:“宣王太息動於顏色曰:靜郭君之於寡人,一至此乎!”
- 高誘注:“一,猶乃也。”
-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須賈意哀之,留與坐飲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
- 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
- 孫中山《統一中國非出兵北伐不為功》:“其甚者尤以決堤而淹斃無辜人民,滅絕人道,一至於此!”
- 副詞。一旦;一經。
- 《禮記‧文王世子》:“是故古之人,一舉事而眾皆知其德之備也。”
- 《漢書‧文帝紀》:“歲一不登,民有飢色。”
- 唐·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
- 楊朔《鐵騎兵》一:“一過雁門關,氣候顯然不同了。”
- 副詞。猶一一。參見“一聽”、“不一”。
- 連詞。與“便”或“就”連用,表示兩種動作時間上的前後緊接。
- 《儒林外史》第一回:“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捨着性命去求他。”
- 魯迅《彷徨‧孤獨者》:“我們的大良們也很喜歡和他玩,一有空,便都到他的屋裏去。”
- 趙樹理《小二黑結婚》:“和小二黑年紀相仿的孩子們,一跟小二黑生了氣,就連聲喊道:‘不宜栽種!不宜栽種!’”
- 助詞。表示加強語氣。參見“一何”。
- 《管子‧霸形》:“今楚王之善寡人一甚矣!”
- 《後漢書‧何進傳》:“將軍宜一為天下除患,名垂後世。”
-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張大道:‘且說說看。’一竟自去了。”
- 哲學用語。中国古代思想家用以稱宇宙萬物的原始狀態。
-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莊子‧天地》:“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謂之德。”
- 《淮南子‧原道訓》:“道者,一立而萬物生矣,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際天地。”
- 中国傳統樂譜工尺譜所用記音符號之一。
- 《宋史‧樂志十七》:“夾鐘、姑洗用‘一’字。”
- 《遼史‧樂志》:“各調之中,度曲協音,其聲凡十,曰:五、凡、工、尺、上、一、四、六、勾、合。”
- 漢字筆形之一。稱“橫”。
- 姓。
- 明有一炫宗,靈壽縣丞。
使用說明[编辑]
- 在官話中,用於電話號碼、骰子點數等時,常讀作幺。
- 對於哪些詞會發生變調,請參見Category:有一字而不變調的官話詞、Category:有一字而變調為第二聲的官話詞、Category:有一字而變調為第四聲的官話詞。
同義詞[编辑]
- 參見一/衍生詞 § 漢語。
參見[编辑]
- 幺 (用於電話號碼、番號等)
漢語數詞 |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02 | 103 | 104 | 108 | 1012 | |
標準 (小寫/小写) |
〇/零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百 | 千 | 萬/万 /十千 (馬來西亞、新加坡) |
億/亿 | 兆 (臺灣) 萬億/万亿 (中國大陸) |
金融 (大寫/大写) |
零 | 壹 | 貳/贰 | 參/叁 | 肆 | 伍 | 陸/陆 | 柒 | 捌 | 玖 | 拾 | 佰 | 仟 |
組詞[编辑]
- 參見一/衍生詞 § 漢語。
派生詞[编辑]
- 參見一/衍生詞 § 漢語。
詞源2[编辑]
簡體與正體/繁體 |
一 | |
---|---|---|
異體 | 蜀 |
在大部分閩語支語言中,作“一”的口語讀音:福州/福鼎 suoʔ8,福清 θyo8,古田 syøʔ8,寧德 søʔ8,周寧 sɔʔ8,莆田 ɬoʔ8,廈門/泉州/永春/漳州 tsit̚8,雷州/海口 ziak8,龍巖 tse4,尤溪 ɕie7,建甌/松溪 tsi5,建陽 tsi8。源頭不清楚,可能派生自蜀(參見獨,也是本義的俗寫字)、隻(< *tjak ~ g-t(j)ik)、禃。部分福建方言用個、寡。
發音[编辑]
釋義[编辑]
一
詞源3[编辑]
簡體與正體/繁體 |
一 |
---|
一個/一个 (yī gè)(Zhou, 1998)的略讀。
發音[编辑]
釋義[编辑]
一
- (北京官話) 一
使用說明[编辑]
- 與詞源1不同,本義接任何詞後都讀第二聲 yí(Tao, 2002),直接接在名詞前,不用量詞。
來源[编辑]
- 一, 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 香港中文大學. 2014–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A00001
- 詞語#2,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1
翻譯[编辑]
翻譯 | |
---|---|
|
|
日語[编辑]
漢字[编辑]
一
(1年級漢字)
讀法[编辑]
- 吳音:いち (ichi, 常用)
- 漢音:いつ (itsu, 常用)
- 訓讀:ひと (hito, 一, 常用);ひとつ (hitotsu, 一つ, 常用)
- 名乘:い (i);いっ (i');いる (iru);おさむ (osamu)←をさむ (wosamu, 历史假名遣);か (ka);かず (kazu);かた (kata);かつ (katsu);かづ (kazu);くに (kuni);すすむ (susumu);ただ (tada);ち (chi);つかさ (tsukasa);てん (ten);のぶ (nobu);はじむ (hajimu);はじめ (hajime);ひ (hi);ひじ (hiji)←ひぢ (fidi, 历史假名遣);ひで (hide);ひとし (hitoshi);ひとつ (hitotsu);まこと (makoto);まさし (masashi);もと (moto)
組詞[编辑]
參見一/衍生詞 § 日語。
詞源1[编辑]
< 0 | 1 | 2 > |
---|---|---|
基數詞:一 | ||
本詞中的漢字 |
---|
一 |
いち 一年級 |
吳音 |
/itɨ/ → /it͡sɨ/ → /it͡ɕɨ/
對照現代泉漳話讀法it。
替代寫法[编辑]
發音[编辑]
數詞[编辑]
- 數字1
使用說明[编辑]
- 一在十 (jū)、百 (hyaku)前一般省略,但在万 (man)、億 (oku)、兆 (chō)等大數前一般不省略。
- 在千 (sen)前,一可以省略(除千万 (senman)外)。
- 千百十一
- senhyakujūichi
- 1,111
- 百万
- hyakuman
- 1,000,000
- 一千万
- issenman
- 10,000,000
- 千一万
- sen'ichiman
- 10,010,000
- 千百十一
名詞[编辑]
俗語[编辑]
後綴[编辑]
前綴[编辑]
專有名詞[编辑]
- 姓氏。
衍生詞[编辑]
詞源2[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
---|
一 |
いつ 一年級 |
漢音 |
/itʉ/ → /it͡sʉ/ → /it͡su/
替代寫法[编辑]
發音[编辑]
名詞[编辑]
- 1
- 同
字綴[编辑]
專有名詞[编辑]
- 女性名字
衍生詞[编辑]
詞源3[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
---|
一 |
ひと 一年級 |
訓讀 |
⟨pi1to2⟩ → */pʲitə/ → /ɸito/ → /hito/
來自古典日語。
可能是二 (futa)的元音變換。
發音[编辑]
數詞[编辑]
- 數字1
前綴[编辑]
衍生詞[编辑]
詞源4[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
---|
一 |
ひ 一年級 |
不規則 |
詞源3 hito 的簡稱。
發音[编辑]
數詞[编辑]
- 數字1
詞源5[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
---|
一 |
ひい 一年級 |
不規則 |
詞源4 hi 的長音形式。
發音[编辑]
數詞[编辑]
- 數字1
詞源6[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
---|
一 |
いい 一年級 |
不規則 |
發音[编辑]
數詞[编辑]
- 數字1
衍生詞[编辑]
詞源7[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
---|
一 |
はじめ 一年級 |
名乘 |
來自始め (hajime, “開始,起始”),動詞始める (hajimeru, “開始”)的連用形 (ren'yōkei)。
發音[编辑]
專業名詞[编辑]
同類別詞彙[编辑]
日語數字 | |||||||||||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小寫 | 零 (rei) 零 (zero) |
一 (ichi) | 二 (ni) | 三 (san) | 四 (yon) 四 (shi) |
五 (go) | 六 (roku) | 七 (nana) 七 (shichi) |
八 (hachi) | 九 (kyū) 九 (ku) |
十 (jū) |
大寫 | 壱 (ichi) | 弐 (ni) | 参 (san) | 拾 (jū) | |||||||
90 | 100 | 300 | 600 | 800 | 1,000 | 3,000 | 8,000 | 10,000 | 100,000,000 | ||
小寫 | 九十 (kyūjū) | 百 (hyaku) 一百 (ippyaku) |
三百 (sanbyaku) | 六百 (roppyaku) | 八百 (happyaku) | 千 (sen) 一千 (issen) |
三千 (sanzen) | 八千 (hassen) | 一万 (ichiman) | 一億 (ichioku) | |
大寫 | 一萬 (ichiman) | ||||||||||
1012 | 8×1012 | 1013 | 1016 | 6×1016 | 8×1016 | 1017 | 1018 | ||||
一兆 (itchō) | 八兆 (hatchō) | 十兆 (jutchō) | 一京 (ikkei) | 六京 (rokkei) | 八京 (hakkei) | 十京 (jukkei) | 百京 (hyakkei) |
來源[编辑]
朝鮮語[编辑]
10 | ||
[a], [b] ← 0 | 1 | 2 → |
---|---|---|
本土詞(單獨使用):하나 (hana) 本土詞(作定語):한 (han) 漢字詞:일 (il) 漢字:一 序數詞:첫째 (cheotjjae) |
詞源[编辑]
歷史讀音 | ||
---|---|---|
東國正韻讀法 | ||
1448年,東國正韻 | ᅙᅵᇙ〮(耶魯拼音:qílq) | |
中古朝鮮語 | ||
原文 | 音訓 | |
註解 (訓) | 讀法 | |
1527年,訓蒙字會[1] | ᄒᆞᆫ〮(耶魯拼音:hón) | 일〮(耶魯拼音:íl) |
發音[编辑]
漢字[编辑]
組詞[编辑]
參見一/衍生詞 § 朝鮮語。
來源[编辑]
- 국제퇴계학회 대구경북지부 (國際退溪學會 大邱慶北支部) (2007) 數位漢字辭典 전자사전/電子字典。 [2]
越南語[编辑]
漢字[编辑]
一:漢越音;讀法:nhất[1][2][3][4], nhứt[3][5][4]
一:字喃;讀法:nhất[1][2][3], nhắt[1][6], nhứt[2]
組詞[编辑]
參見一/衍生詞 § 越南語。
來源[编辑]
分类:
- 有圖像的字元框
-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區段
- 漢字字元
- 漢字部首
- 汉字
- 沒有表意文字描述字符的漢字
- 說文部首
- 指事漢字
- 繼承自原始漢藏語的漢語詞
- 派生自原始漢藏語的漢語詞
- 有音頻鏈接的官話詞
- 有音頻鏈接的閩東語詞
- 中古漢語詞元
- 中古漢語-t韻尾
- 上古漢語詞元
- 漢語詞元
- 官話詞元
- 東干語詞元
- 粵語詞元
- 台山話詞元
- 贛語詞元
- 客家語詞元
- 晉語詞元
- 閩北語詞元
- 閩東語詞元
- 閩南語詞元
- 潮州話詞元
- 吳語詞元
- 湘語詞元
- 漢語數詞
- 官話數詞
- 東干語數詞
- 粵語數詞
- 台山話數詞
- 贛語數詞
- 客家語數詞
- 晉語數詞
- 閩北語數詞
- 閩東語數詞
- 閩南語數詞
- 潮州話數詞
- 吳語數詞
- 湘語數詞
- 汉语形容词
- 官話形容詞
- 東干語形容詞
- 粵語形容詞
- 台山話形容詞
- 贛語形容詞
- 客家語形容詞
- 晉語形容詞
- 閩北語形容詞
- 閩東語形容詞
- 閩南語形容詞
- 潮州話形容詞
- 吳語形容詞
- 湘語形容詞
- 汉语副词
- 官話副詞
- 東干語副詞
- 粵語副詞
- 台山話副詞
- 贛語副詞
- 客家語副詞
- 晉語副詞
- 閩北語副詞
- 閩東語副詞
- 閩南語副詞
- 潮州話副詞
- 吳語副詞
- 湘語副詞
- 有國際音標的漢語詞
- 漢語基數詞
- 閩語
- 有一字而不變調的官話詞
- 北京官話
- 有引文的官話詞
- 有使用例的漢語詞
- 漢語 一
- 漢語基數
- 漢語數字
- 漢語數字符號
- 日语汉字
- 1年級漢字
- 訓讀讀作「ひと」的日語漢字
- 訓讀讀作「ひと-つ」的日語漢字
- 漢音讀作「いつ」的日語漢字
- 吳音讀作「いち」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い」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いっ」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いる」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おさむ」的日語漢字
- 歷史假名遣名乘讀作「をさむ」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か」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かず」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かた」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かつ」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かづ」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くに」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すすむ」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ただ」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ち」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つかさ」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てん」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のぶ」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はじむ」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はじめ」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ひ」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ひじ」的日語漢字
- 歷史假名遣名乘讀作「ひぢ」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ひで」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ひとし」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ひとつ」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まこと」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まさし」的日語漢字
- 名乘讀作「もと」的日語漢字
- 寫作「一」讀作「いち」的日語詞
- 使用音讀的日語詞
- 派生自中古漢語的日語詞
- 有國際音標的日語詞
- 有音頻鏈接的日語詞
- 日語詞元
- 日語數詞
- 有一年級漢字的日語詞
- 有一個漢字的日語詞
- 寫作「一」的日語詞
- 日語單漢字詞
- 日語基數詞
- 有使用例的日語詞
- 日語名詞
- 日語 紙牌
- 日語後綴
- 日語詞綴
- 日語專有名詞
- 日語姓氏
- 寫作「一」讀作「いつ」的日語詞
- 日語名字
- 日語女性名字
- 寫作「一」讀作「ひと」的日語詞
- 使用訓讀的日語詞
- 繼承自古典日語的日語詞
- 派生自古典日語的日語詞
- 日語前綴
- 漢字讀音不規則的日語詞
- 借自官話的日語詞
- 派生自官話的日語詞
- 寫作「一」讀作「はじめ」的日語詞
- 使用名乘的日語詞
- 日語男性名字
- 日語中性名字
- 日語 數字
- 日語數字符號
- 日語數字
- 派生自中古漢語的朝鮮語詞
- 朝鮮語詞元
- 朝鲜语汉字
- 朝鮮語數字符號
- 漢越詞
- 越南語詞元
- 越南語漢字
- 喃字
- 越南语汉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