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
|
漢字
- 止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
---|---|
說文解字 | |
---|---|
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凡止之屬皆从止。 ——《說文解字》 |
康熙字典 | |
---|---|
《辰集下》《止部》 止 《唐韻》《集韻》《韻會》𠀤諸市切,音芷。《說文》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徐曰》初生根幹也。 又《廣韻》停也,足也。《易·艮卦》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老子·道德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又靜也。《禮·玉藻》口容止。《註》不妄動也。《莊子·德充符》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衆止。 又已也,息也。《論語》止吾止也。《史記·酷吏傳》寇盜不爲衰止。 又居也。《詩·大雅》乃慰乃止。 又《商頌》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又心之所安爲止。《書·益稷》安汝止。《孔傳》言當先安好惡所止。《正義》曰:止謂心之所止。《大學》云:爲人君止於仁,爲人臣止於敬,好惡所止,謂此類也。 又朱子曰: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謂。 又留也。《論語》止子路宿。《孟子》可以止而止。 又行師營曰止,暫待曰次 又凡戰而被獲曰止。《左傳·隱十一年》公與鄭人戰於狐壤,止焉。《杜註》內諱獲,故言止。 又《僖十五年》輅秦伯將止之。 又容止。《詩·鄘風》人而無止。《箋》止,容止。無止則無禮節也。《孝經·聖治章》容止可觀。 又舉止。《齊書·張欣泰傳》欣泰著鹿皮冠衲衣。世祖曰:將家兒何敢作此舉止。 又俗謂德行曰行止。《外史檮杌》鄭奕敎子《文選》。其兄曰:莫學沈、謝嘲風弄月,汙人行止。 又樂器。《爾雅·釋樂》所以鼓柷謂之止。《註》止者,其椎名也。《書·益稷》合止柷敔。《鄭註》柷,狀如漆桶,中有椎,合之者,投椎於其中而撞之。 又鳥集亦曰止。《詩·小雅》載飛載止。 又三止,三禮也。《班固·幽通賦》嬴取威於百儀兮,姜本支乎三止。《註》謂齊之先伯夷典三禮也。 又語辭。《詩·周頌》百室盈止,婦子寧止。 又首止,衞地名。在陳留襄邑。《春秋·僖五年》齊侯會王世子于首止。 又與趾同。《儀禮·士昏禮》皆有枕北止。《鄭註》止,足也。古文止作趾。《山海經》韓流麟身,渠股豚止。《郭註》止,足也。《前漢·郊祀歌》獲白麟,爰五止。《師古註》止,足也。時白麟足有五蹄。——《康熙字典》 |
字源[编辑]
腳掌的象形。是「趾」的初文,但本義指整個腳掌。「止」和像右手的形「又」一樣是三指,漢字中常以三代指多。在古文字早期,通常一字正反左右無別,因此像左腳形或像右腳形皆是「止」。今文字「止」繼承自左腳象形,而右腳象形隸定為「𣥂」,也固定在了一些字如「步」中。「止」還有倒寫左腳的異體「夊」、向左左腳異體「𫝀」、向右左腳異體「㐄」。這些在中古字書中被訓讀了很多其他的字,但近代以來的越來越多的出土上古文獻證明皆是「止」的異體。
「止」商代金文是填實的足形,象形程度很高。同時期的甲骨文就廣泛採用其輪廓,變得不那麼象形了。商代後期「止」形稍訛,代表腳趾根部的一撇收短,「止」不再封口;「止」外側的一筆不斷延長。西周和後世「止」形基本繼承本形。戰國秦簡始見「止」外側變成豎彎橫又最終斷開的「止」,此形最終成為主流,是隸楷所本。
「止」在商代用作本義,指整個腳掌,又用作人名方國名,也通「祉」。[1]周代金文用作人名。[1]戰國竹簡「止」假借停止和足夠義,沿用至今。「止」被久假不還,後世累增「足」造「趾」字。「止」(趾)的字義也縮小了,「止」(趾)由指整個腳掌而縮小為腳趾,整個腳掌由「足」字代替,現代漢語又被「腳」字代替。「足」本指整個大腿到腳板,也含義縮小被「腳」代替後又被「腿」字代替。
古代字體(止) | ||||||
---|---|---|---|---|---|---|
商 | 西周 | 戰國時期 | 《說文解字》 (於漢朝編纂) |
《六書通》 (於明朝編纂) | ||
金文 |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文字 | 秦系簡牘文字 | 小篆 | 傳抄古文字 |
![]() |
![]() |
![]() |
![]() |
![]() |
![]() |
![]() |
筆順[编辑]
筆順 | |||
---|---|---|---|
![]() |
参考[编辑]
编码[编辑]
“止”的Unihan資料 | |
---|---|
|
漢語[编辑]
- 止
讀音[编辑]
|
|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爾系統,2011年) | ||||||||||
---|---|---|---|---|---|---|---|---|---|---|
查閱自網址: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Version 1.00, 20 Feb. 2011),查閱日期 2012-12-04。
|
中古音:章母,之三等開,止攝,上聲,諸市切 | |||||||||||||||||||||||||||||||||||||||||||||||||||||||||||||||||||||||||||||||||||||||||||||||||||||||||||||||||||||||||||||||||||
---|---|---|---|---|---|---|---|---|---|---|---|---|---|---|---|---|---|---|---|---|---|---|---|---|---|---|---|---|---|---|---|---|---|---|---|---|---|---|---|---|---|---|---|---|---|---|---|---|---|---|---|---|---|---|---|---|---|---|---|---|---|---|---|---|---|---|---|---|---|---|---|---|---|---|---|---|---|---|---|---|---|---|---|---|---|---|---|---|---|---|---|---|---|---|---|---|---|---|---|---|---|---|---|---|---|---|---|---|---|---|---|---|---|---|---|---|---|---|---|---|---|---|---|---|---|---|---|---|---|---|---|
|
釋義[编辑]
翻譯[编辑]
翻譯 | |
---|---|
组词[编辑]
日語[编辑]
(2年級漢字)
讀音[编辑]
- 吳音:し (shi, 常用)
- 漢音:し (shi, 常用)
- 訓讀:とまる (tomaru, 止まる, 常用);とめる (tomeru, 止める, 常用);とどまる (todomaru, 止まる);とどめる (todomeru, 止める);やむ (yamu, 止む);やめる (yameru, 止める);よす (yosu, 止す);さす (sasu, 止す)
朝鮮語[编辑]
- 止
讀音[编辑]
越南語[编辑]
- 止
讀音[编辑]
異體字
- (注: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擴展字形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