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 ||||||||
|
漢字
- 國
囗 | 或 |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
---|---|
說文解字 | |
---|---|
邦也。从囗从或。 ——《說文解字》 |
康熙字典 | |
---|---|
《丑集上》《囗部》 國 〔古文〕囗囶圀𢧌䆐《唐韻》古或切《集韻》骨或切,𠀤觥入聲。《說文》邦也。《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爲九州。 又《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禮·王制》五國以爲屬,十國以爲連,二十國以爲卒,二百一十國以爲州。《孟子》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 又《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 又滅人之國曰勝國。《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又九州之外曰外國。亦曰絕國。《後漢·班超傳》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又》遠處絕國。 又兩國相距曰敵國。《孟子》敵國不相征也。 又外國來附者曰屬國。《李陵·答蘇武書》聞子之歸位,不過典屬國。《註》典,掌也。卽掌屬國之事者。 又城郭國,行國。《宋程大昌備北邊對》漢西域諸國,有城郭國,有行國。城郭國,築城爲守者,行國不立城,以馬上爲國也。 又姓。《姓苑》太公之後。齊有國氏,世爲上卿,宋有國卿。——《康熙字典》 |
字源[编辑]
古代字體(國) | |||
---|---|---|---|
西周 | 戰國時期 | 《說文解字》 (於漢朝編纂) |
《六書通》 (於明朝編纂) |
金文 | 楚系簡帛文字 | 小篆 | 傳抄古文字 |
![]() |
![]() |
![]() |
![]() |
同聲符字(或(鄭張尚芳 (2003)) )
筆順[编辑]
筆順 | |||
---|---|---|---|
![]() |
参考[编辑]
编码[编辑]
“國”的Unihan資料 | |
---|---|
|
漢語[编辑]
- 國
讀音[编辑]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爾系統,2011年) | ||||||||||
---|---|---|---|---|---|---|---|---|---|---|
查閱自網址: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Version 1.00, 20 Feb. 2011),查閱日期 2012-12-04。
|
中古音:見母,德一等合,曾攝,入聲,古或切 | |||||||||||||||||||||||||||||||||||||||||||||||||||||||||||||||||||||||||||||||||||||||||||||||||||||||||||||||||||||||||||||||||||
---|---|---|---|---|---|---|---|---|---|---|---|---|---|---|---|---|---|---|---|---|---|---|---|---|---|---|---|---|---|---|---|---|---|---|---|---|---|---|---|---|---|---|---|---|---|---|---|---|---|---|---|---|---|---|---|---|---|---|---|---|---|---|---|---|---|---|---|---|---|---|---|---|---|---|---|---|---|---|---|---|---|---|---|---|---|---|---|---|---|---|---|---|---|---|---|---|---|---|---|---|---|---|---|---|---|---|---|---|---|---|---|---|---|---|---|---|---|---|---|---|---|---|---|---|---|---|---|---|---|---|---|
|
翻譯[编辑]
翻譯 | |
---|---|
|
组词[编辑]
日語[编辑]
國
国 | |
國 |
讀音[编辑]
朝鮮語[编辑]
- 國
讀音[编辑]
越南語[编辑]
- 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