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漢字
- 昌
日 | ||||
曰 |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
---|---|
說文解字 | |
---|---|
美言也。从日从曰。一曰日光也。《詩》曰:“東方昌矣。” ——《說文解字》 |
康熙字典 | |
---|---|
《辰集上》《日部》 昌 《廣韻》尺良切《集韻》《韻會》蚩良切《正韻》齒良切,𠀤音倡。《說文》美言也。《爾雅·釋詁》昌,當也。《書·大禹謨》禹拜昌言曰。《傳》昌,當也。又《博雅》盛也。《書·仲虺之誥》邦乃其昌。《傳》國乃昌盛。又《詩·鄭風》子之昌兮。《傳》昌,盛壯貌。又《詩·齊風》猗嗟昌兮。《箋》昌,狡好貌。又《說文》一曰日光也。詩曰:東方昌矣。○按《詩·齊風·雞鳴》作東方明矣,朝旣昌矣。與《說文》所引不同。又物也。《莊子·在宥篇》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註》司馬云:百昌猶百物也。又《儀禮·公食大夫禮》昌本。《註》昌,蒲。本,菹也。又《史記·天官書》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註》文者,精所聚。昌者,揚天紀,輔拂𠀤居,以成天象。又《集韻》尺亮切,音唱。倡,或作昌。 ——《康熙字典》 |
字源[编辑]
「昌」商周文字從「日」從「口」作「𣅊」,會日出呼喚人們起牀的號子,是「唱」和「倡」的初文。從太陽象形「日」的「昌」和黑夜說出自己的名字、從月亮象形「夕」的「名」相對,參見「名」。「昌」引申為繁榮、昌盛。西周以降,六國文字把「日」寫在「口」內而「日」省去一橫,秦文字「昌」的「口」訛作「曰」、「甘」或「日」,最後一種被隸楷所繼承,而第一種為《說文》小篆所本。
古代字體(昌) | ||||||
---|---|---|---|---|---|---|
商 | 春秋時期 | 戰國時期 | 《說文解字》 (漢·許慎) |
《六書通》 (明·閔齊伋) | ||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文字 | 秦系簡牘文字 | 籀文(大篆) | 小篆 | 傳抄古文字 |
![]() |
![]() |
![]() |
![]() |
![]() |
![]() |
![]() |
同聲符字(昌(鄭張尚芳 (2003)) )
参考[编辑]
编码[编辑]
“昌”的Unihan資料 | |
---|---|
|
漢語[编辑]
- 昌
讀音[编辑]
|
|
翻譯[编辑]
组词[编辑]
日語[编辑]
昌
讀音[编辑]
朝鮮語[编辑]
- 昌
讀音[编辑]
越南語[编辑]
- 昌
讀音[编辑]
異體字
- (注: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擴展字形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