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語言[编辑]
筆順
|
|
听(口部+4畫,共7畫,倉頡碼:口竹一中(RHML),四角號碼:62021,部件組合:⿰口斤)
衍生字[编辑]
|
上古漢語
|
蘄
|
*ɡɯ, *kɯl, *ɡɯn
|
祈
|
*ɡɯl
|
頎
|
*ɡɯl
|
旂
|
*ɡɯl
|
圻
|
*ɡɯl, *ŋɡɯːn, *ŋɡɯn
|
蚚
|
*ɡɯl, *ɡɯːls
|
岓
|
*ɡɯl
|
玂
|
*ɡɯl
|
沂
|
*ŋɡɯl
|
掀
|
*qʰan
|
釿
|
*ŋɡrɯnʔ, *ŋkɯn
|
齗
|
*ŋɡrɯnʔ, *ŋɡɯn
|
听
|
*ŋɡrɯnʔ, *ŋɡɯnʔ
|
垽
|
*ŋrɯns, *qɯns
|
斤
|
*kɯn, *kɯns
|
菦
|
*kɯnʔ
|
靳
|
*kɯns
|
劤
|
*kɯns
|
勁
|
*kɯns, *keŋs
|
赾
|
*kʰɯnʔ
|
芹
|
*ɡɯn
|
近
|
*ɡɯnʔ, *ɡɯns
|
斦
|
*ŋɡɯn
|
欣
|
*qʰɯn
|
忻
|
*qʰɯn
|
昕
|
*qʰɯn
|
訢
|
*qʰɯn
|
炘
|
*qʰɯn, *qʰɯns
|
邤
|
*qʰɯn
|
庍
|
*qʰɯns, *mpreːɡs
|
焮
|
*qʰɯns
|
形聲漢字(OC *ŋɡrɯnʔ, *ŋɡɯnʔ):意符口 (“嘴”)+聲符斤 (OC *kɯn, *kɯns)。
「聽」在宋元有從「口」和「厅」聲的俗字「𠯸」,「厅」又是「廳」的俗字。因為當時「厅」是新字而有人不識,傳抄過程中經訛變而類化成了「斤」,聲符消失不再形聲,是俗字中的訛字。
詞源1[编辑]
關於「听」的發音和釋義,請看「聽」。 此字「听」是「聽」的簡化字。
|
註解:
- 簡體字主要在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使用。
- 繁體字主要在香港、澳門和臺灣使用。
|
詞源2[编辑]
韻圖
|
字
|
听
|
听
|
讀音 #
|
1/2
|
2/2
|
聲紐 (聲)
|
疑 (31)
|
疑 (31)
|
韻類 (韻)
|
眞 (43)
|
欣 (57)
|
聲調 (調)
|
上 (X)
|
上 (X)
|
開合 (開合)
|
開
|
開
|
四等 (等)
|
III
|
III
|
反切
|
宜引切
|
牛謹切
|
擬音
|
鄭張尚芳
|
/ŋiɪnX/
|
/ŋɨnX/
|
潘悟雲
|
/ŋinX/
|
/ŋɨnX/
|
邵榮芬
|
/ŋjenX/
|
/ŋiənX/
|
蒲立本
|
/ŋinX/
|
/ŋɨnX/
|
李榮
|
/ŋiĕnX/
|
/ŋiənX/
|
王力
|
/ŋĭĕnX/
|
/ŋĭənX/
|
高本漢
|
/ŋi̯ĕnX/
|
/ŋi̯ənX/
|
推斷官話讀音
|
yǐn
|
yǐn
|
推斷粵語讀音
|
ngan5
|
ngan5
|
- 上古
- (鄭張):/*ŋɡrɯnʔ/, /*ŋɡɯnʔ/
鄭張系統 (2003)
|
字
|
听
|
听
|
讀音 #
|
1/2
|
2/2
|
序號
|
6647
|
6664
|
聲符
|
斤
|
斤
|
韻部
|
文
|
文
|
小分部
|
1
|
1
|
對應中古韻
|
釿
|
听
|
構擬上古音
|
/*ŋɡrɯnʔ/
|
/*ŋɡɯnʔ/
|
听
- † 笑的樣子
- † 張大嘴巴的樣子
听
(表外漢字)
- 笑聲(來自笑う)
- 磅
詞源1[编辑]
起源自動詞笑う (warau, “笑;微笑”)。
听 • (warau)
- (書面) 笑聲
詞源2[编辑]
來自荷蘭語 pond。漢字為借字 (当て字)。參見斤。
替代寫法[编辑]
听 • (pondo)
- 磅 (lb)
- 英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