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中國歷史的一段時期,時間約從西元前770年到西元前476年,與戰國時期合稱東周。
- 「且春秋時夷狄,非真夷狄也。」(出於皮錫瑞《經學通論·春秋》)
- 中國古書,由孔子編纂。
- 「《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出於《荀子·勸學》)
- 指年齡。
-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出於《漢書·蘇建傳》)
- 泛指四時、四季。
- 「於是春秋改節,四時迭代。蒸蒸之心,感物曾思。」(出於張衡〈東京賦〉)
- 春、秋兩季。
-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出於陶潛〈移居·其二〉)
- 褒貶。
- 胸中自有涇謂,皮裡自具春秋。(出於和邦額《夜譚隨錄》)
春秋 • (shunjū)
- 春和秋,春秋。
- 一年,年月。
- 年龄。
- 春秋に富む
- 富于春秋,前途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