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
- 詩
Glyph origin[编辑]
古代字體(詩)
|
《六書通》 (於明朝編纂)
|
傳抄古文字
|
|
|
上古漢語
|
等
|
*tɯːʔ, *tɯːŋʔ
|
待
|
*dɯːʔ
|
寺
|
*ljɯs
|
持
|
*l'ɯ
|
峙
|
*dɯʔ
|
痔
|
*dɯʔ
|
跱
|
*dɯʔ
|
歭
|
*dɯʔ
|
洔
|
*dɯʔ, *tjɯʔ
|
畤
|
*dɯʔ, *tjɯʔ, *djɯʔ
|
秲
|
*dɯʔ, *djɯs
|
庤
|
*dɯʔ
|
時
|
*djɯ
|
鰣
|
*djɯ
|
塒
|
*djɯ
|
蒔
|
*djɯ, *djɯs
|
榯
|
*djɯ
|
恃
|
*djɯʔ
|
侍
|
*djɯs
|
詩
|
*hljɯ
|
邿
|
*hljɯ
|
特
|
*dɯːɡ
|
形聲漢字(OC *hljɯ):意符言 (“speech”)+聲符寺 (OC *ljɯs) – poetry is a form of language, speech.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
字
|
詩
|
讀音 #
|
1/1
|
現代北京音 (拼音)
|
shī
|
構擬中古音
|
‹ syi ›
|
構擬上古音
|
/*s.tə/
|
英語翻譯
|
poetry
|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
鄭張系統 (2003)
|
字
|
詩
|
讀音 #
|
1/1
|
序號
|
12052
|
聲符
|
寺
|
韻部
|
之
|
小分部
|
0
|
對應中古韻
|
詩
|
構擬上古音
|
/*hljɯ/
|
- 見:附录:漢語詞彙索引/詩
詩
(3年級漢字)
朝鮮語[编辑]
- 詩
越南語[编辑]
- 詩
異體字
- (注: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擴展字形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