艸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跨語言[编辑]
筆順 | |||
---|---|---|---|
![]() |
其他寫法[编辑]
漢字[编辑]
艸(艸部+0畫,共6畫,倉頡碼:山山(UU)或X山山(XUU),四角號碼:22447,部件組合:⿰䶹屮)
註解[编辑]
- 在《康熙字典》所收四萬餘字中,有1,902字屬於艸部,艸部也因此成為有最多漢字使用的部首。
衍生漢字[编辑]
參考[编辑]
- 康熙字典:第1017页第1字
- 大漢和辭典:第30638字
- 大字源:第1475页第6字
- 漢語大字典:第5卷第3172页第1字
- 萬國碼:U+8278
- 宋本广韵:302页,第32字
- 辞海:1123页,第1行,第1字
說文解字 | |
---|---|
百芔也。从二屮。凡艸之屬皆从艸。 ——《說文解字》 |
康熙字典 | |
---|---|
《唐韻》采老切《正韻》采早切,𠀤音草。百卉也。《儀禮·士相見禮》在野則曰艸茅之臣。《說文》从二屮。凡艸之屬皆从艸。《廣韻》艸,篆文。隷變作艹。《集韻》直列切,音徹。草初生貌。 ——《康熙字典》 |
漢語[编辑]
字源[编辑]
古代字體(艸) |
---|
《說文解字》 (於漢朝編纂) |
小篆 |
![]() |
象形漢字 – 草。為「草」的本字,傳世文獻皆以指櫟實的「草」代「艸」,現今「艸」只用在部首上。
隸書中「艸」和「竹」曾因為字形相近而混訛,有從「竹」者類化同「艸」的情形,也有本從「艸」者訛成「竹」的字,例如「答」、「第」、「簑」、「箽」。
釋義[编辑]
關於「艸」的發音和釋義,請看「草」。 此字「艸」是「草」的古字。 |
日語[编辑]
漢字[编辑]
艸
(表外漢字)
讀法[编辑]
朝鮮語[编辑]
漢字[编辑]
艸 (cho) (韓字 초, 修正式:cho, 馬科恩-賴肖爾式:ch'o, 耶鲁式:cho)
-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
{{rfdef}}
模板。
越南語[编辑]
漢字[编辑]
-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
{{rfdef}}
模板。
分类:
-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區段
- 漢字部首
- 有多個倉頡碼的漢字
- 汉字
- 象形漢字
- 漢語詞元
- 官話詞元
- 東干語詞元
- 粵語詞元
- 台山話詞元
- 贛語詞元
- 客家語詞元
- 晉語詞元
- 閩北語詞元
- 閩東語詞元
- 閩南語詞元
- 潮州話詞元
- 吳語詞元
- 湘語詞元
- 漢語名詞
- 官話名詞
- 東干語名詞
- 粵語名詞
- 台山話名詞
- 贛語名詞
- 客家語名詞
- 晉語名詞
- 閩北語名詞
- 閩東語名詞
- 閩南語名詞
- 潮州話名詞
- 吳語名詞
- 湘語名詞
- 漢語形容詞
- 官話形容詞
- 東干語形容詞
- 粵語形容詞
- 台山話形容詞
- 贛語形容詞
- 客家語形容詞
- 晉語形容詞
- 閩北語形容詞
- 閩東語形容詞
- 閩南語形容詞
- 潮州話形容詞
- 吳語形容詞
- 湘語形容詞
- 有國際音標的漢語詞
- 日语汉字
- 日語非常用漢字
- 訓讀讀作「くさ」的日語漢字
- 音讀讀作「そう」的日語漢字
- 朝鮮語詞元
- 朝鲜语汉字
- 中日韓越部首
- 越南語儒字
- 越南語詞元
- 越南語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