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跨語言[编辑]
筆順 | |||
---|---|---|---|
![]() |
筆順 | |||
---|---|---|---|
![]() |
替代寫法[编辑]
- 扌(部首形式)
漢字[编辑]
手(手部+0畫,共4畫,倉頡碼:手(Q),四角號碼:20500,部件組合:⿻𠂌一)
衍生字[编辑]
- Appendix:部首索引/手
- 㐿, 𡛊, 𢌜, 𣲬, 𨑲, 杽, 𣧙, 𤘶, 𥾹, 𧦌, 𧵃, 𮛋, 𨥋, 𪌐, 𪎚
- 劧, 𠓢, 𠰅, 𥤺, 𥩝, 𥬄, 𩇮, 𦥹, 篫, 𬝩, 𢎇, 𠨾, 𭙕, 𧆠, 𪊗, 𪎮, 䦐, 𡆺, 𦵛
來源[编辑]
- 康熙字典:第416页第28字
- 大漢和辭典:第11768字
- 大字源:第762页第9字
- 漢語大字典:第3卷第1824页第1字
- 辭海:第557頁第3行第3字
- 宋本廣韻:第322页第27字
- 萬國碼:U+624B
說文解字 | |
---|---|
拳也。象形。凡手之屬皆从手。 ——《說文解字》 |
漢語[编辑]
簡體與正體/繁體 |
手 | |
---|---|---|
異體 | 𠂿 |
字源[编辑]
古代字體(手) | |||||
---|---|---|---|---|---|
西周 | 戰國時期 | 《說文解字》 (於漢朝編纂) |
《六書通》 (於明朝編纂) | ||
金文 | 楚系簡帛文字 | 秦系簡牘文字 | 古文字 | 小篆 | 傳抄古文字 |
![]() |
![]() |
![]() |
![]() |
![]() |
![]() |
同聲符字(手(鄭張尚芳 (2003)) )
象形漢字 – 手和手指。上面的筆畫是彎曲的中指,而橫向的筆畫是每兩個手指。對照爪、寸、九。
發音[编辑]
釋義[编辑]
手
組詞[编辑]
手 的派生詞彙
派生詞[编辑]
日語[编辑]
漢字[编辑]
手
(1年級漢字)
讀法[编辑]
- 吳音:しゅ (shu, 常用)←しゆ (syu, 历史假名遣);す (su)
- 漢音:しゅう (shū)←しう (siu, 历史假名遣)
- 慣用音:ず (zu)
- 訓讀:て (te, 手, 常用);た (ta, 手, 常用 †)
組詞[编辑]
朝鮮語[编辑]
- 手
讀音[编辑]
越南語[编辑]
- 手
讀音[编辑]
異體字
- (注: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擴展字形档。)
分类:
-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區段
- 漢字字元
- 漢字部首
- 汉字
- 象形漢字
- 有音頻鏈接的官話詞
- 有音頻鏈接的粵語詞
- 有音頻鏈接的閩南語詞
- 中古漢語詞元
- 上古漢語詞元
- 漢語詞元
- 官話詞元
- 東干語詞元
- 粵語詞元
- 台山話詞元
- 贛語詞元
- 客家語詞元
- 晉語詞元
- 閩北語詞元
- 閩東語詞元
- 閩南語詞元
- 潮州話詞元
- 吳語詞元
- 湘語詞元
- 漢語名詞
- 官話名詞
- 東干語名詞
- 粵語名詞
- 台山話名詞
- 贛語名詞
- 客家語名詞
- 晉語名詞
- 閩北語名詞
- 閩東語名詞
- 閩南語名詞
- 潮州話名詞
- 吳語名詞
- 湘語名詞
- 漢語後綴
- 官話後綴
- 東干語後綴
- 粵語後綴
- 台山話後綴
- 贛語後綴
- 客家語後綴
- 晉語後綴
- 閩北語後綴
- 閩東語後綴
- 閩南語後綴
- 潮州話後綴
- 吳語後綴
- 湘語後綴
- 漢語形容詞
- 官話形容詞
- 東干語形容詞
- 粵語形容詞
- 台山話形容詞
- 贛語形容詞
- 客家語形容詞
- 晉語形容詞
- 閩北語形容詞
- 閩東語形容詞
- 閩南語形容詞
- 潮州話形容詞
- 吳語形容詞
- 湘語形容詞
- 漢語量詞
- 官話量詞
- 東干語量詞
- 粵語量詞
- 台山話量詞
- 贛語量詞
- 客家語量詞
- 晉語量詞
- 閩北語量詞
- 閩東語量詞
- 閩南語量詞
- 潮州話量詞
- 吳語量詞
- 湘語量詞
- 有國際音標的漢語詞
- 分類詞為「隻」的漢語名詞
- 分類詞為「雙」的漢語名詞
- 分類詞為「對」的漢語名詞
- 漢語水平考試甲級詞
- 漢語 解剖學
- 漢語 身體部位
- 日语汉字
- 1年級漢字
- 訓讀讀作「て」的日語漢字
- 訓讀讀作「た」的日語漢字
- 慣用音讀作「ず」的日語漢字
- 漢音讀作「しゅう」的日語漢字
- 歷史假名遣漢音讀作「しう」的日語漢字
- 吳音讀作「しゅ」的日語漢字
- 歷史假名遣吳音讀作「しゆ」的日語漢字
- 吳音讀作「す」的日語漢字
- 汉语
- 日语
- 朝鲜语
- 越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