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U+5475, 呵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5475

[U+5474]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5476]


漢字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系列#0974():
  • 字义[编辑]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部】 呵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虎何切,音𩑸。《玉篇》也,與同。《廣韻》也。《周禮·地官·比長註》鄕中無授,出鄕無節,過所則呵問,繫之圜土,考辟之也。《史記·李廣傳》霸陵尉醉呵止廣。

    又通作。《前漢·王莽傳》掖門僕射苛問。

    又《集韻》博雅云:呵呵,笑也。一曰氣出,亦作

    又《韻會》慢應聲,通作。 又《韻會》寒歌切,音河。《類篇》譙問也。通作。《史記·衞綰傳》景帝立,歲餘不譙呵綰。《註》索隱曰:譙呵音誰何,猶借訪。一曰譙呵者,責讓也。

    又《集韻》許箇切,音𧬱。噓氣也。一曰也。

    ——《康熙字典

    参考[编辑]

    编码[编辑]

    “呵”的Unihan資料

    漢語[编辑]

    讀音[编辑]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爾系統,2011年)

     查閱自網址: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Version 1.00, 20 Feb. 2011),查閱日期 2012-12-04。

    現代北京音(漢語拼音)中古音構擬上古音英義
    xa/*qʰˁaj/scold


    註解
    • ŏ̤ - 文;
    • hŏ̤ - 白(笑声)。
  • 閩南語
  • 註解
    • ho - 文;
    • o - 中国大陆用
  • 吳語

  • 韻圖
    讀音 # 1/2
    聲紐 (32)
    韻類 (94)
    聲調 平 (Ø)
    開合
    四等 I
    反切
    擬音
    鄭張尚芳 /hɑ/
    潘悟雲 /hɑ/
    邵榮芬 /xɑ/
    蒲立本 /ha/
    李榮 /xɑ/
    王力 /xɑ/
    高本漢 /xɑ/
    推斷官話讀音
    推斷粵語讀音 ho1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讀音 # 1/1
    現代北京音
    (拼音)
    構擬中古音 ‹ xa ›
    構擬上古音 /*qʰˁaj/
    英語翻譯 scold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1/2
    序號 7453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1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qʰaːl/
    注釋


    註解
    • hĕ̤ - 白;
    • hŏ̤ - 文。
  • 吳語

  • 韻圖
    讀音 # 2/2
    聲紐 (32)
    韻類 (94)
    聲調 去 (H)
    開合
    四等 I
    反切
    擬音
    鄭張尚芳 /hɑH/
    潘悟雲 /hɑH/
    邵榮芬 /xɑH/
    蒲立本 /haH/
    李榮 /xɑH/
    王力 /xɑH/
    高本漢 /xɑH/
    推斷官話讀音
    推斷粵語讀音 ho3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2/2
    序號 7456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1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qʰaːls/




    註解:在部分粵語方言,包括香港粵語中,零聲母/∅-/常讀作鼻音化的 ng-聲母/ŋ-/



  • 注释:同,又《集韵》笑、气出,今字作
  • 构拟中古音
    • 反切:虎何
    • 中古声母:曉
    • 中古韵母:歌
    • 中古声调:平
    • 中古摄:果
    • 中古开合:开
    • 中古等:一等
  • 构拟上古音
    • 高本汉: Ⅰ/35部
    • 王力: 歌
    • 郑张尚芳: 歌1部
    • 李方桂: 歌
    • 白一平: 歌部
    • 潘悟云: 歌1部
  • 释义[编辑]

    [呵 hā]〈动〉

    1. 弯(下)
      他很大方地呵一呵腰,就走出去了。——茅盾《子夜》

    /呵 hē]〈动〉

    1. (形声。从口,可声。本义:怒责,大声发怒地喝斥)
    2. 同本义。
      訶,大言而怒也。从言,可声,字亦作呵。——《说文》
      訶,怒也。——《广雅·释诂二》
      纵而弗呵虖。——《汉书·食货志》。注:“责怒也。”
      青邶之山有鸟焉,其音若呵。——《山海经·南山经》
      呵,责也。——《玉篇》
      王出而訶之。——《韩非子·内储说下》
      厉声以呵。——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3. 又如:呵咄(大声斥责;吆喝);呵怒(怒斥);呵格(喝斥殴打);呵索(呵叱搜查);呵辱(辱骂);呵逐(斥骂驱逐);呵问(责问;盘究)
    4. 喝道,喝令行人让路
      武夫前呵,从者塞途。——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5. 又如:呵引(呵道);呵卫(喝道护卫的人);呵道(亦作“呵导”。古时贵人外出时,引路差役喝令行人让路)
    6. 呼叫。
      呵噪(众声呼叫);呵吓(喧哗)
    7. 嘘气;哈气。
      呵手(向手嘘气使暖);呵冻(冬天手指冻僵或笔砚成冰,呵气使温暖或融解);呵砚(天寒嘘气使砚中墨汁解冻)
    8. 次日早辰,小鸦儿吃了几个冷饼,呵了两碗热水,依旧挑了担子出去。——《醒世姻缘传》
      你不吃,呵嗏儿罢。——《金瓶梅词话》

    /呵 hē]〈叹〉

    1. 表示惊讶。
      呵,这小伙子真棒!
      呵会(幸会)。

    [呵 hē]〈象〉

    1. 笑声
      有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韦庄《菩萨蛮》词
    2. 又如:呵呵(笑声);呵呵大笑

    [呵 kē]

    1. 译音用字。如:呵罗单,古国名,故地在今苏门答腊岛

    [呵 ā]〈叹〉

    1. 表示惊异或赞叹。同“”。
      呵,青春,愿你光芒四射。——郭小川《致青年公民》

    [呵 a]〈助〉

    1. 表示感叹或惊讶的语气
      安家立业了,日子过好了,可是不能忘本呵。——周立波《暴风骤雨》

    翻譯[编辑]

    翻譯

    组词[编辑]

    見:附录:漢語詞彙索引/呵

    日語[编辑]

    讀音[编辑]

    朝鮮語[编辑]

    讀音[编辑]

    音讀 (ka)

    越南語[编辑]

    讀音[编辑]

    異體字

    [永久失效連結] [永久失效連結] [永久失效連結] [永久失效連結]
    :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擴展字形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