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漢語[编辑]
正體/繁體 (印度) | 印 | 度 | |
---|---|---|---|
簡體 #(印度) | 印 | 度 |

詞源[编辑]
為唐朝時音譯外名而來,最早見諸記載,是由玄奘在《大唐西域記》[646年]中使用。玄奘認為這個音譯比起其他各類名字,更加符合當時的發音:
該音譯按構擬,在當時應讀作 *In-du 或 *In-dak。玄奘在後來的記敘中解釋道,Yin-du 是印度當地對月亮的稱呼之一,顯然是指梵語 इन्दु (indu, “月亮”)。玄奘還補充:
雖然現在來看,這種解釋在詞源上沒有根據,但這表明 Yin-du 的音譯屬於音義兼譯,即印(“印記、軌跡”) + 度(“輪迴、轉世”)。
本詞所借的源語言不明。首字出現的聲門塞音並不多見;這個現象也見於印特伽 (中古 ʔiɪnH dək̚ ɡɨɑ),這是《宋高僧傳》[988年]中記載龜茲人對印度的稱呼。基於此,Wang et al. (2011: 8–9)認為 Yin-du 的發音是借自吐火羅語B;對比發音類似的吐火羅語B yentuke (“印度人”)。
發音[编辑]
專有名詞[编辑]
印度
近義詞[编辑]
派生詞[编辑]
印度 的派生詞彙
派生語彙[编辑]
翻譯[编辑]
南亞國家 | ||||||||
---|---|---|---|---|---|---|---|---|
|
|
日語[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 |
---|---|
印 | 度 |
いん 四年級 借字 |
ど 三年級 借字 |
吳音 |
詞源[编辑]
漢字為借字 (当て字),源自中古漢語 印度 (中古 ʔiɪnH duoH)。
專有名詞[编辑]
朝鮮語[编辑]
此字詞中的漢字 | |
---|---|
印 | 度 |
專有名詞[编辑]
印度 (Indo)(諺文 인도)
越南語[编辑]
此字詞中的漢字 | |
---|---|
印 | 度 |
專有名詞[编辑]
印度
- Ấn Độ 的漢字
分类:
- 有引文的文言文詞
- 有使用例的漢語詞
- 漢語音義兼譯詞
- 借自吐火羅語B的漢語詞
- 派生自吐火羅語B的漢語詞
- 有輕聲異讀的官話詞
- 中古漢語詞元
- 漢語詞元
- 官話詞元
- 東干語詞元
- 粵語詞元
- 台山話詞元
- 客家語詞元
- 閩東語詞元
- 閩南語詞元
- 潮州話詞元
- 吳語詞元
- 漢語專有名詞
- 官話專有名詞
- 東干語專有名詞
- 粵語專有名詞
- 台山話專有名詞
- 客家語專有名詞
- 閩東語專有名詞
- 閩南語專有名詞
- 潮州話專有名詞
- 吳語專有名詞
- 有國際音標的漢語詞
- 手動轉寫與自動轉寫不同的詞/xpr
- 漢語 亞洲國家
- 有借字的日語詞
- 寫作「印」讀作「いん」的日語詞
- 寫作「度」讀作「ど」的日語詞
- 使用音讀的日語詞
- 派生自中古漢語的日語詞
- 日語詞元
- 日語專有名詞
- 有四年級漢字的日語詞
- 有三年級漢字的日語詞
- 有兩個漢字的日語詞
- 日語過時形式
- 朝鮮語詞元
- 朝鮮語專有名詞
- 越南語詞元
- 越南語專有名詞
- 越南語漢字專有名詞
- 越南语汉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