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U+8272, 色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8272

[U+8271]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8273]

漢字

說文解字
顔气也。从人从卪。凡色之屬皆从色。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系列#1608():
  • 系列#0314():
    𠬝𠨍𦘺
  • 說文解字
    顔气也。从人从卪。凡色之屬皆从色。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
    《未集下》《色部》 色
    〔古文〕𢒸《廣韻》所力切《集韻》《韻會》殺測切,𠀤音嗇。《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禮·玉藻》色容莊。《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註》以形貌求之也。

    又采色。《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又色慾。《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傳》色,女色。《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

    又物景亦曰色。《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潘岳·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豈曰無過,功亦不測。《註》載色,猶言有生氣起色也。

    又《公羊傳·哀六年》色然而駭。《註》驚貌。

    又《詩·魯頌》載色載笑。《傳》色,溫潤也。

    又《戰國策》怒於室者色於市。《註》色,作色也。

    又祕色。《高齋漫錄》世言祕色,磁器。錢氏有國時,越州燒進爲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祕色。

    又《博雅》色,縫也。

    ——《康熙字典

    古代字體(
    春秋時期 戰國時期 說文解字
    (於漢朝編纂)
    《六書通》
    (於明朝編纂)
    金文 楚系簡帛文字 秦系簡牘文字 古文字 小篆 傳抄古文字
    筆順
    0 strokes

    参考[编辑]

    编码[编辑]

    ”的Unihan資料

    漢語[编辑]

    漢語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於:
    維基百科

    讀音[编辑]


    註解
    • sè - all senses except “die”;
    • shǎi - “die;
    • colour”;
    • shǎir - “colour”。
  • 粵語
  • 贛語
  • 客家語
  • 晉語
  • 閩北語
  • 閩東語
  • 閩南語
  • 吳語
  • 湘語

    • 各地讀音
    語言 地區
    標準漢語 北京 /sɤ51/
    /ʂai214/
    哈爾濱 /ʂai213/
    /sai213/
    /sɤ53/
    天津 /sai13/
    /sɤ53/
    濟南 /sə213/
    /ʂei213/
    青島 /ʂe55/
    鄭州 /ʂɛ24/
    西安 /sei21/
    西寧 /sɨ44/
    銀川 /sə13/
    蘭州 /ʂə13/
    烏魯木齊 /sɤ51/
    /sei44/
    武漢 /sɤ213/
    成都 /se31/
    貴陽 /sɛ21/
    昆明 /sə31/
    南京 /səʔ5/
    合肥 /sɐʔ5/
    晉語 太原 /saʔ2/
    平遙 /sʌʔ13/
    呼和浩特 /saʔ43/
    吳語 上海 /səʔ5/
    蘇州 /səʔ5/
    杭州 /səʔ5/
    溫州 /se213/
    徽語 歙縣 /sɛʔ21/
    屯溪 /sa5/
    湘語 長沙 /sə24/
    湘潭 /sæ24/
    贛語 南昌 /sɛʔ5/
    客家語 梅縣 /set̚1/
    桃源 /set̚22/
    粵語 廣州 /sek̚5/
    南寧 /sek̚55/
    香港 /sɐk̚5/
    閩語 廈門 (閩南) /sik̚32/
    福州 (閩東) /saiʔ23/
    建甌 (閩北) /sɛ24/
    汕頭 (閩南) /sek̚2/
    海口 (閩南) /tek̚5/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爾系統,2011年)

     查閱自網址: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Version 1.00, 20 Feb. 2011),查閱日期 2012-12-04。

    現代北京音(漢語拼音)中古音構擬上古音英義
    srik/*srək/color; countenance
    中古音母,三等開,曾攝,入聲,
    各家擬音(中古)
    鄭張尚芳 高本漢 李榮 潘悟雲 蒲立本 王力 邵榮芬

    翻譯[编辑]

    组词[编辑]

    見:附录:漢語詞彙索引/色

    日語[编辑]

    2年級漢字

    筆順
    6 strokes
    日語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於:
    維基百科 ja

    讀音[编辑]

    • 吳音しき (shiki, 常用)
    • 漢音しょく (shoku, 常用)
    • 訓讀いろ (iro, , 常用)いろえ (iroe, )いろへ (irofe, 历史假名遣)
    • 名乘しか (shika)しこ (shiko)

    名詞[编辑]

    (いろ) (iro

    1. 顏色色彩
    2. 臉色表情
    3. 樣子
    4. 音色
    5. (俗語) 情婦

    (しき) (shiki

    1. (佛教) 物質存在五蘊之一。 (色・
      近義詞: ルーパ
    2. (佛教) 視覺對象
      1. 六境之一。色(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知覺
      2. 十二處之一。十二處為六境加上六根,共十二種。
      3. 十八界之一。十八界為十二處加上六識,共十八種。

    量詞[编辑]

    (しょく) (shoku

    1. 色彩的數量表示

    後綴詞[编辑]

    (いろ) (iro

    1. 色彩的種類表示

    (しょく) (shoku

    1. 傾向樣子狀態

    朝鮮語[编辑]

    讀音[编辑]

    訓讀 (pich)
    音讀 (sayk)

    越南語[编辑]

    讀音[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