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U+9B25, 鬥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9B25

[U+9B24]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9B26]


漢字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系列#1903():
    鳿
  • 說文解字
    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凡鬥之屬皆从鬥。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
    《亥集上》《鬥字部》 鬥
    《唐韻》都豆切《集韻》丁𠋫切,𠀤音鬭。《說文》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廣韻》凡从鬥者,今與門戸字同。《字㝈》鬥右音戟,𩰊字从手,手有所執,左音掬,𩰋字反𩰊,執物則一。又《集韻》克角切,音搉。鬭也。

    ——《康熙字典

    字源[编辑]

    古代字體(
    說文解字
    (漢·許慎
    《六書通》
    (明·閔齊伋
    甲骨文 小篆 傳抄古文字
    甲骨文「鬥」象兩人相搏之形[1]小篆隸變𨷖𨷵)」(睡虎地秦簡)。儘管《說文》列「鬥」、「鬭」二字,但實際上在宋朝以前隸楷皆沿襲秦隸「𨷖」,部首「鬥」類化同「門」;如南朝玉篇》「象鬥之形,今作門同。」唐朝干祿字書》「𨶜𨷖,上俗中通下正。」《九經字樣》「鬭𨷖,下隸省,非從門。䦧字同。」北宋廣韻》「凡從鬥者,今與門戶字同。」及至《集韻》依《說文》為據辨正,原從鬥者悉數恢復。
    即使如此,後世仍通行「鬭」、「𨷖」而非「鬥」,故段玉裁謂鬥廢矣;1930年中央研究院宋元以來俗字譜》也以「𨷖」作正楷校對從門「鬥」之俗字。現行簡化字除將「鬥」對應「斗」外(蓋音從斗聲,如俗字「鬦」),其部首又歸同「門」簡化「门」[2];傳統汉字规范則是將「鬥」扶正,部首「鬥」與「門」有別。

    筆順[编辑]

    筆順
    0 strokes

    參考[编辑]

    编码[编辑]

    ”的Unihan資料

    漢語[编辑]

    讀音[编辑]

    国语/普通话
    汉语拼音 dòu
    注音符号 ㄉㄡˋ
    国际音标
    通用拼音 dòu
    粤语广州话
    粤拼 dau3
    耶鲁拼音 dau
    国际音标
    广州话拼音 deo³
    黄锡凌拼音 ¯dau
    闽南语
    白话字 tàu (白), tò͘ (文)
    台罗拼音 tàu (白), tòo (文)
    吴语上海话
    国际音标


    中古音母,一等開,流攝,去聲,
    各家擬音(中古)
    鄭張尚芳 高本漢 李榮 潘悟雲 蒲立本 王力 邵榮芬
    各家擬音(上古)
    高本漢 李方桂 王力 白一平 鄭張尚芳 潘悟云
    ⅩⅩⅥ/31部 屋部 竇部 屋部

    可能的原始漢藏語詞源:
    1. 藏語詞彙:སྡོ་བ་
    2. 緬甸語詞彙:တော့
    3. 原始漢藏語詞根:#2193

    釋義[编辑]

    (dòu,ㄉㄡˋ;粵 dau3;滬 teuH;閩南 tàu (白), tò͘ (文);都豆切)

    1. 打鬥爭鬥。例:戰鬥械鬥拳鬥格鬥搏鬥明爭暗鬥龍爭虎鬥角鬥鬥士鬥志鬥毆鬥氣鬥艦
    2. 使…鬥。例:鬥雞鬥牛鬥雞眼
    3. 競爭較量對抗。例:鬥爭鬥智鬥嘴批鬥
    4. 奮鬥盡力
    5. 古時謂星辰相互撞擊
    6. 紛亂
    7. 面對相對
    8. 相遇遇合
    9. 拼湊拼合
    10. 之精品。
    11. 鳥巢
    12. 通“”。逗引挑逗
    13. 通“”。招攬。參見“鬥買”。
    14. 通“”。突然
    15. 姓。

    翻譯[编辑]

    组词[编辑]

    見:附录:漢語詞彙索引/鬥

    日語[编辑]

    讀音[编辑]

    朝鮮語[编辑]

    讀音[编辑]

    訓讀 싸울 (ssawul)
    音讀 (twu) (thwu) (kak)

    越南語[编辑]

    讀音[编辑]

    出處[编辑]

    1. 《古文字詁林 第三冊》,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12-01
    2. “《简化字总表》”, (请提供作品标题)[1], 访问于2015-11-12, 存档自原始网页20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