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注意中國字形曾的中間,和日本新字體用的曽不同。
在韓國,頂部部件是八而不是丷,這也是康熙字典的歷史形式。
贈(貝部+12畫(中文)或貝部+11畫(日本漢字),共19畫(中文)或18畫(日本漢字),倉頡碼:月金金田日(BCCWA),四角號碼:68866,部件組合:⿰貝曾(陸港臺韓越或U+FA65)或⿰貝曽(日或U+FAC1))
|
上古漢語
|
潧
|
*ʔsrɯn
|
繒
|
*ʔsɯːŋ, *zɯŋ
|
增
|
*ʔsɯːŋ, *ʔsɯːŋs
|
憎
|
*ʔsɯːŋ
|
磳
|
*ʔsɯːŋ, *zɯŋ
|
曾
|
*ʔsɯːŋ, *zɯːŋ
|
矰
|
*ʔsɯːŋ
|
罾
|
*ʔsɯːŋ
|
熷
|
*ʔsɯːŋ
|
竲
|
*ʔsɯːŋ, *zɯŋ
|
橧
|
*ʔsɯːŋ, *zɯŋ
|
譄
|
*ʔsɯːŋ
|
蹭
|
*sʰɯːŋs
|
層
|
*zɯːŋ
|
贈
|
*zɯːŋs
|
僧
|
*sɯːŋ
|
鬙
|
*sɯːŋ
|
甑
|
*ʔsɯŋs
|
鄫
|
*zɯŋ
|
驓
|
*zɯŋ
|
嶒
|
*zɯŋ
|
噌
|
*sʰɯːŋ
|
鏳
|
*zrɯːŋ
|
形聲漢字(上古 *zɯːŋs):意符 貝 + 聲符 曾 (上古 *ʔsɯːŋ, *zɯːŋ) 。
註解:
- chn̄g/chēng - 文讀;
- chān -白讀;
- cheng - 白讀 (俗).
韻圖
|
字
|
贈
|
讀音 #
|
1/1
|
聲
|
從 (15)
|
韻
|
登 (129)
|
調
|
去 (H)
|
開合
|
開
|
等
|
一
|
反切
|
昨亘切
|
白一平方案
|
dzongH
|
擬音
|
鄭張尚芳
|
/d͡zəŋH/
|
潘悟雲
|
/d͡zəŋH/
|
邵榮芬
|
/d͡zəŋH/
|
蒲立本
|
/d͡zəŋH/
|
李榮
|
/d͡zəŋH/
|
王力
|
/d͡zəŋH/
|
高本漢
|
/d͡zʱəŋH/
|
推斷官話讀音
|
zèng
|
推斷粵語讀音
|
zang6
|
- 上古
- (白–沙):/*[dz]ˤəŋ-s/
- (鄭張):/*zɯːŋs/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
字
|
贈
|
讀音 #
|
1/1
|
現代北京音 (拼音)
|
zèng
|
構擬中古音
|
‹ dzongH ›
|
構擬上古音
|
/*[dz]ˁəŋ-s/
|
英語翻譯
|
give
|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
鄭張系統 (2003)
|
字
|
贈
|
讀音 #
|
1/1
|
序號
|
16627
|
聲符
|
曾
|
韻部
|
蒸
|
小分部
|
0
|
對應中古韻
|
贈
|
構擬上古音
|
/*zɯːŋs/
|
贈
- 把東西送給他人
- 追賜官爵給已死的有功之人或官吏的祖先
贈
(常用漢字)
-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
{{rfdef}}
模板。
贈 (jeung) (韓字 증, 修正式:jeung, 馬科恩-賴肖爾式:chŭng, 耶鲁式:cung)
-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
{{rfdef}}
模板。
贈:儒字;讀法:tặng
-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
{{rfdef}}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