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U+6E2F, 港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6E2F

[U+6E2E]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6E30]
港 U+2F908, 港
CJK COMPATIBILITY IDEOGRAPH-2F908
洴
[U+2F907]
中日韓相容表意文字補充區 湮
[U+2F909]

跨語言

[编辑]
日本新字體
簡體中文
繁體中文

其他寫法

[编辑]

須注意,和一樣,漢語字型底部為“巳”,而日本字型底部為“己”。

漢字

[编辑]

水部+9畫,共12畫,倉頡碼:水廿金山(ETCU),四角號碼34117部件組合

來源

[编辑]

漢語

[编辑]
簡體正體/繁體
異體 𣽣
𣿑
維基百科有以下相關的條目:

字源

[编辑]

形聲漢字(上古 *kroːŋʔ, *ɡloːŋs):意符 (河;水) + 聲符 (上古 *ɡroːŋs)

詞源1

[编辑]

(上古 *kroːŋ, “河”)同源 (Schuessler, 2007)。這個南方方言詞彙的原意是“小河/溪流”,現在仍保留在一些閩語中。官話的不規則發音(預期的官話反射為 *jiǎng)源自南方方言,那裡的腭音沒有腭音化 (Schuessler, 2007)。

發音

[编辑]


韻圖
讀音 # 1/2
(28)
(9)
調 上 (X)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kaewngX
擬音
鄭張尚芳 /kˠʌŋX/
潘悟雲 /kᵚɔŋX/
邵榮芬 /kɔŋX/
蒲立本 /kaɨwŋX/
李榮 /kɔŋX/
王力 /kɔŋX/
高本漢 /kɔŋX/
推斷官話讀音 jiǎng
推斷粵語讀音 gong2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1/2
序號 4150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0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kroːŋʔ/

釋義

[编辑]

  1. 較大河川湖泊支流
  2. (方言) 河流
  3. 河流或海灣深曲處,可以停泊船隻口岸
      ―  jūngǎng
    基隆  ―  Jīlóng Gǎng
  4. 大型機場
  5. 香港 (Xiānggǎng)的簡稱。
      ―  gǎng
    [粵語]  ―  gong2 jan4 zi6 gong2 [粵拼]  ―  香港人統治香港
  6. (口語) 港式
  7. (泉漳話) 液體的分類詞。
  8. 姓氏
使用說明
[编辑]
同義詞
[编辑]

組詞

[编辑]

詞源2

[编辑]

發音

[编辑]


韻圖
讀音 # 2/2
(33)
(1)
調 去 (H)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huwngH
擬音
鄭張尚芳 /ɦuŋH/
潘悟雲 /ɦuŋH/
邵榮芬 /ɣuŋH/
蒲立本 /ɦəwŋH/
李榮 /ɣuŋH/
王力 /ɣuŋH/
高本漢 /ɣuŋH/
推斷官話讀音 hòng
推斷粵語讀音 hung6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2/2
序號 4163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0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ɡloːŋs/
注釋

釋義

[编辑]

  1. 僅用於港洞 (gǎngdòng)。

來源

[编辑]

日語

[编辑]
新字體
舊字體
[1]

港󠄁
+󠄁?
(Adobe-Japan1)
港󠄃
+󠄃?
(Hanyo-Denshi)
(Moji_Joho)
由於您的環境,顯示的漢字可能與圖像不同。
有關詳細信息,請參見此處

其他寫法

[编辑]

漢字

[编辑]

三年級漢字

讀法

[编辑]
  • 吳音: こう (常用)こう (kou歷史)
  • 漢音: こう (常用)かう (kau歷史)
  • 訓讀: みなと (minato, 常用)

組詞

[编辑]

詞源

[编辑]
日語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於:
維基百科 ja
詞中漢字
みなと
三年級
訓讀

繼承上古日語。在720年的《日本書紀》有記載。[2][3]重構為衍生自原始日語 *minato

日語來源的傳統詞源是 (mi-) +‎ (na (no屬格標記)的同化元音變換) +‎ (to)的組詞。[3][4][5][6][7]

  • 然而,這與 (mizu)的詞源並不一致,被重構為原始日語 *mentu ()。不過在許多已被考證的詞語中, (mi)被用作組詞的第一和最後的詞素,這表明 (mizu)的詞源可能有所不同。

另外,Vovin認為最初的mi- (mi-尊稱前綴),而 -na- 意思為“水”,可能來自原始台語 *C̬.namꟲ ()[8] 對照 (namida眼淚)菜葱水葱 (nagiMonochoria vaginalis)漬く (nazuku泡在水裡棄用)

  • 然而,這可能會造成語意上的理解困難,因為任何像 namida 的本地構詞法都會將“水”作為最初的 nam,“眼睛”則作為隨後的詞素,這就顛倒了日語通常的構詞模式,即主要名詞或中心名詞排在最後。此外,na 詞素還出現在其他與“水”無關的詞中,作為屬格助詞 (no)的同化元音變換,參見 (tanagokoro手掌,字面意思是手心)眼間 (manakai眼睛交換/交叉,字面意思是眼神交會的地方)

發音

[编辑]
  • 音頻(檔案)

名詞

[编辑]

(みなと) (minato

  1. (自720年) 水閘
    • 905914年,《古今和歌集》(第5卷,第293首)
      もみぢ()(なが)れてとまる水門(みなと)には(くれなゐ)(ふか)(なみ)()つらむ
      momiji ba no nagarete tomaru minato niha kurenai fukaki nami ya tatsuramu
      秋葉落滿地,停在水閘盡頭,深紅色的波紋,我駐足於此...
  2. (自720年) 河流海灣深曲處,可以停泊船隻口岸
  3. (自1205年) (比喻義) 停止

專有名詞

[编辑]
日語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於:
維基百科 ja

(みなと) (Minato

  1. 23個東京都區部之一,位於日本東京
  2. 地方政府名,位於日本名古屋
  3. 地方政府名,位於日本大阪
  4. 男性人名

來源

[编辑]
  1. ”,漢字ぺディア (漢字百科)[1] (日語),日本漢字能力検定協会,2015—2025年
  2. 沢瀉久孝 (1967年) ja:時代別国語大辞典 上代編東京三省堂ISBN 978-4-385-13237-2,第 713 頁
  3. 3.0 3.1 3.2 み‐な‐と 【港・湊・水門】”,日本国語大辞典 (Nihon Kokugo Daijiten) 需要付費訂閱[2],第2版,東京小學館,2000年出版,2007年發布於線上年,ISBN 4-09-521001-X此處提供簡明版本條目(註:方言含義、詞源理論、發音(包括現代發音、方言發音和歷史讀法)、上代特殊假名遣、包含該詞的古詞典以及這些詞典中的漢字拼寫已被省略。)
  4. 4.0 4.1 2006大辞林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5. ”,デジタル大辞泉 [數位大辞泉]‎[3]東京小學館,約四個月更新一次年
  6. 1998, 広辞苑廣辭苑,第五版(日语),東京岩波书店ISBN 4000801112
  7. 7.0 7.1 1997新明解国語辞典新明解國語辭典),第五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143-0
  8. Vovin, Alexander (2010年), “上代日本語と古代・中世韓国語の「水」と「涙」”,日韓言語学者会議,麗澤大学言語研究センター,第 115-120 頁
  9. 1998NHK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辞典NHK日語發音重音詞典 (日語),東京NHKISBN 978-4-14-011112-3

朝鮮語

[编辑]

詞源

[编辑]

來自中古漢語 (中古 kaewngX)。

歷史讀音
東國正韻讀法
1448年,東國正韻 가ᇰ〯耶魯拼音kǎng
中古朝鮮語
原文 音訓
註解 () 讀法
1527年,訓蒙字會[5] 개〮耶魯拼音káy 하ᇰ〯耶魯拼音hǎng


發音

[编辑]
  • (韓國標準語/首尔) IPA(說明): [ha̠(ː)ŋ]
  • 諺文注音:[(ː)]
    • 長元音的區別只適用於詞首。大多數朝鮮語者不再區分任何位置上的元音長度。

漢字

[编辑]
韓語維基文庫包含此漢字的原文:

(音訓 항구(港口) (hanggu hang))

  1. (hang)的漢字?

組詞

[编辑]

來源

[编辑]
  • 국제퇴계학회 대구경북지부 (國際退溪學會 大邱慶北支部) (2007) 數位漢字辭典 전자사전/電子字典[6]

越南語

[编辑]

漢字

[编辑]

儒字;讀法:cảng

  1. cảng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