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U+7CFE, 糾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7CFE

[U+7CFD]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糿
[U+7CFF]

漢字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系列#0895():
  • 說文解字
    繩三合也。从糸、丩。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部》 糾
    《廣韻》居黝切《集韻》吉酉切,𠀤音朻。《說文》繩三合也。《史記·賈誼傳》何異糾纆。《註》《通俗文》云:合繩曰糾。

    又《博雅》舉也。《書·囧命》繩愆糾謬。《疏》糾,謂發舉其愆過。《左傳·昭六年》糾之以政。《註》糾,舉也。

    又《周禮·天官·大宰》以糾萬民。《釋文》糾,察也。

    又《小宰》凡宮之糾禁。《註》糾,猶割也,察也。

    又《詩·魏風》糾糾葛屨。《傳》猶繚繚也。《疏》稀疏之貌。

    又《後漢·公孫瓚傳》糾人完聚。《註》糾,收也。

    又《後漢·荀彧傳》收離糾散。《註》糾,合也。

    又《玉篇》告也。《廣韻》督也,參也,急也,戾也。

    又《集韻》舉夭切,音矯。《詩·陳風》舒窈糾兮。《傳》窈糾,舒之姿也。

    又《正韻》舉有切,音九。義同。

    又《韻補》叶居由切,結也。《嵆康·琴賦》瀄汨澎湃,䖤蟺相糾。放肆大川,濟乎中州。《正字通》俗從斗作紏,非。○按《說文》糾在丩部,今倂入。

    ——《康熙字典

    字源[編輯]

    「糾」從「」從「」,「丩」亦聲,「丩」是「糾」的本字。「丩」像抽象的兩條曲線相糾纏,但也有說是像絲線或瓜蔓糾纏。不遲於漢代加「糸」造「糾」本是為表示引申義一種繩子,但「糾」已吞併了「丩」,「丩」廢棄不用。

    古代字體(
    西周 春秋時期 戰國時期 說文解字
    (漢·許慎
    《六書通》
    (明·閔齊伋
    甲骨文 金文 金文 楚系簡帛文字 小篆 傳抄古文字

    unicode所收從「糸」的「糾」的異體字中,「𥾆」是「丩」豎筆尾略屈,正如「丩」本身有作「𠃏」的。「」是俗書「丩」、「」常不分互訛,所以「糾」有「紏」的俗寫,和絲黃色的「紏」是同形字。「」是「丩」省去了豎筆僅剩「」形。「𠛩」則是「丩」和「」右偏寫法「」字形相近而互訛,也可能受到了「糾」的引申義糾察的影響,「𠞎」則是「𠛩」的「糸」上繼續訛成「」,「糸」下訛成「」在下隸體「」,三點和四點容易混淆。進一步可得「𠜉」,三點或四點被一橫代替,類化成「」形,乃至「丞」類化成「」加入「」聲的「𠝙」。還有一個加入「」聲和「丩」組成雙聲字的「𢒥」。

    參考[編輯]

    編碼[編輯]

    」的Unihan資料

    漢語[編輯]

    讀音[編輯]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爾系統,2011年)

     查閱自網址: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Version 1.00, 20 Feb. 2011),查閱日期 2012-12-04。

    現代北京音(漢語拼音)中古音構擬上古音英義
    jiūkjiwX/*k‹r›iwʔ/plait, unite

     
    國語/普通話
    漢語拼音 jiūjiǎo
    注音符號 ㄐㄧㄡㄐㄧㄠˇ
    國際音標
    通用拼音 jioujiǎo
    粵語廣州話
    粵拼 gau2dau2
    耶魯拼音 gáudáu
    國際音標
    廣州話拼音 geo²deo²
    黃錫凌拼音 ˊgauˊdau





    • 各地讀音
    語言 地區
    標準漢語 北京 /t͡ɕiou⁵⁵/
    哈爾濱 /t͡ɕiou⁴⁴/
    天津 /t͡ɕiou²¹/
    濟南 /t͡ɕiou²¹³/
    青島 /t͡ɕiou²¹³/
    鄭州 /t͡ɕiou²⁴/
    西安 /t͡ɕiou²¹/
    西寧 /t͡ɕiɯ⁴⁴/
    銀川 /t͡ɕiəu⁴⁴/
    蘭州 /t͡ɕiou⁴⁴²/
    烏魯木齊 /t͡ɕiɤu⁴⁴/
    武漢 /t͡ɕiəu⁵⁵/
    成都 /t͡ɕiəu⁵⁵/
    貴陽 /t͡ɕiəu⁵⁵/
    昆明 /t͡ɕiəu⁴⁴/
    南京 /t͡ɕiəɯ³¹/
    合肥 /t͡ɕiɯ²¹/
    晉語 太原 /t͡ɕiəu¹¹/
    平遙 /t͡ɕiəu⁵³/
    呼和浩特 /t͡ɕiəu³¹/
    吳語 上海 /t͡ɕiɤ⁵³/
    蘇州 /t͡ɕiɤ⁵⁵/
    杭州 /t͡ɕiø³³/
    溫州 /t͡ɕau³³/
    徽語 歙縣 /t͡ɕiu³⁵/
    屯溪 /t͡ɕiu¹¹/
    湘語 長沙 /t͡ɕiəu³³/
    湘潭 /t͡ɕiəɯ³³/
    贛語 南昌 /t͡ɕiu⁴²/
    客家語 梅縣 /keu⁴⁴/
    桃源 /kiu⁵⁵/
    粵語 廣州 /tɐu³⁵/
    南寧 /tɐu³⁵/
    香港 /kɐu³⁵/
    閩語 廈門 (泉漳) /kiu²¹/
    福州 (閩東) /kieu³²/
    建甌 (閩北) /kiu²¹/
    汕頭 (潮州) /kiu⁵³/
    海口 (海南) /kiu²¹³/

    韻圖
    讀音 # 1/1
    聲紐 (28)
    韻類 (138)
    聲調 上 (X)
    開合
    四等
    反切
    白一平方案 kjiwX
    擬音
    鄭張尚芳 /kiɪuX/
    潘悟雲 /kɨuX/
    邵榮芬 /kieuX/
    蒲立本 /kjiwX/
    李榮 /kiĕuX/
    王力 /kiəuX/
    高本漢 /kieuX/
    推斷官話讀音 jiǔ
    推斷粵語讀音 gau2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讀音 # 1/1
    現代北京音
    (拼音)
    jiū
    構擬中古音 ‹ kjiwX ›
    構擬上古音 /*k<r>iwʔ/
    英語翻譯 plait, unite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1/2 2/2
    序號 6923 6929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2 2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kɯw/ /*krɯwʔ/
    注釋

    翻譯[編輯]

    組詞[編輯]

    見:附錄:漢語詞彙索引/糾

    日語[編輯]

    讀音[編輯]

    朝鮮語[編輯]

    讀音[編輯]

    音讀 (kyu kyo)

    越南語[編輯]

    讀音[編輯]

    異體字

    :若字形無法正常顯示,請安裝Unicode擴展字形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