囯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跨語言[编辑]
漢字[编辑]
囯(囗部+4畫,共7畫,倉頡碼:田一土(WMG),四角號碼:60104,部件組合:⿴囗王)
衍生字[编辑]
來源[编辑]
漢語[编辑]
字源[编辑]
會意漢字:囗 (“圍繞”)+王 (“國王”)。最早見於西元507年成書的《宋敬業造象記》,以楷書寫成。
釋義[编辑]
關於「囯」的發音和釋義,請看「國」。 此字「囯」是「國」的第一批簡體字表(1935–1936)、新加坡簡體字(1969–1976)和異體字。 |
註解: |
來源[编辑]
契丹語[编辑]
字源[编辑]
見於《多羅里本郎君墓誌碑》,於1081年左右以契丹大字寫成。
詞源[编辑]
名詞[编辑]
囯
來源[编辑]
- 叢艷雙,劉鳳翥,池建學(2005)。契丹大字《多羅里本郎君墓志銘》考釋《民族語文》卷4、頁54。
越南語[编辑]
漢字[编辑]
囯:漢越音;讀法:quốc[1]
囯:字喃;讀法:quốc[1]
來源[编辑]
分类:
-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區段
- 漢字字元
- 汉字
- 會意漢字
- 漢語詞元
- 官話詞元
- 東干語詞元
- 粵語詞元
- 台山話詞元
- 贛語詞元
- 客家語詞元
- 晉語詞元
- 閩北語詞元
- 閩東語詞元
- 閩南語詞元
- 潮州話詞元
- 吳語詞元
- 湘語詞元
- 漢語名詞
- 官話名詞
- 東干語名詞
- 粵語名詞
- 台山話名詞
- 贛語名詞
- 客家語名詞
- 晉語名詞
- 閩北語名詞
- 閩東語名詞
- 閩南語名詞
- 潮州話名詞
- 吳語名詞
- 湘語名詞
- 漢語專有名詞
- 官話專有名詞
- 東干語專有名詞
- 粵語專有名詞
- 台山話專有名詞
- 贛語專有名詞
- 客家語專有名詞
- 晉語專有名詞
- 閩北語專有名詞
- 閩東語專有名詞
- 閩南語專有名詞
- 潮州話專有名詞
- 吳語專有名詞
- 湘語專有名詞
- 有國際音標的漢語詞
- 新加坡簡體字
- 借自中古漢語的契丹語詞
- 形譯自中古漢語的契丹語詞
- 派生自中古漢語的契丹語詞
- 契丹語詞元
- 契丹語名詞
- 有引文的契丹語詞
- 漢越詞
- 越南語詞元
- 越南語漢字
- 喃字
- 越南语汉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