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原始汉藏语/b(j)at
原始汉藏语
[编辑]词源
[编辑]- 原始汉藏语:*(s-)ba(-t)(本尼迪克特等)、*bat ~ *b(j)et(包睿舜,1991)
- 原始藏缅语: *b(y)et(马提索夫,2003)、*b(y)at(马提索夫、STEDT)
汉语“屄”字不见于早期韵书,如《切韵》,可能是避亵之故。这也给上古汉语发音构拟造成了困难。基于现代方言数据,本尼迪克特(1988, circulated manuscript at ICSTLL #21)构拟上古汉语发音作 /bʼiĕt/。不过由于该字在某些方言(如厦门话、客家语)中为入声字,因此也可能有阴声和阳声韵尾的交替:*pe ~ *pet。
《字汇》收“屄”,边迷切,帮母齐韵,它对应于《广韵》的帮母脂韵重钮四等平声。该韵只有“屄”一字,原来的同音字(如卑、裨)因避讳而发生不规则音变。而演化到北京官话,尤其是因为韵尾脱落,使该字有了同音字逼。其是现在该字的唯一常用同音字,且常在委婉场合用来代替该字。屄字作为詈语,在现代依然可造词,如傻屄 (“傻瓜,蠢货”)、牛屄 (“很厉害”)、裝屄/装屄 (“装模作样,自以为是”)、苦屄 (“十分悲惨”)。
部分粤语方言中有表示“阴道”的 hai 类词汇,如广州话 閪/𲈹 /hɐi⁵⁵/,可能是侗台语借词,对比原始台语 *hiːᴬ (“阴道”) (泰语 หี (hǐi)、老挝语 ຫີ (hī)),不过部分藏缅语族语言中也有音近的类似词汇。
本尼迪克特(1991)认为本词源自意为“隐藏”的词根 *be,如藏语 སྦེད་པ (sbed pa)、སྦས (sbas)、སྦ (sba, “隐藏,掩盖;外生殖器”)(但元音难一致);汉语 蔽。许思莱(2007)认为它源自意为“张开”的词根 *pe(如闢、披/辟、披),加上表示自然物体的后缀 *-t。
本尼迪克特(1990)提出包含本词的“原始南亚-壮侗语” *tu‑pi,该词形的首部分对应 *s-tu (“阴道,阴户”)。包睿舜(1991)则认为本词为 *dzu(k)‑byet 的一部分(首部分对应 *dzjuk ~ tsjuk (“阴户”)),并引证苗瑶语系与汉语族之间的平行关系。
表示“阴道、阴户”的词汇中包含音素 pVt- 这一现象,在其他语言中亦有体现。可对比:原始印欧语 *písdeh₂ (“阴户”)、*pout(“女阴”)(俄语 пизда (pizda)、阿尔巴尼亚语 pidhi、低地苏格兰语 fud、拉丁语 praeputium、拉脱维亚语 peža、立陶宛语 putė)、芬兰语 pillu、匈牙利语 punci、pina、原始格鲁吉亚语 bud-、原始北高加索语 *pūṭi ~ būṭi、他加禄语 puday、puke (~?)、原始南岛语 *palaq、*bediq ~ *betiq(马拉加斯语 fala)、朝鲜语 보지 (boji)。参见维基百科条目原始人类语言#词汇。
名词
[编辑]*b(j)at
派生语汇
[编辑]- 上古汉语:(可能是 *pe ~ *pet,参见上方词源章节)(“阴道”)
- 缅-彝-纳西语群
参见
[编辑]- *pu (“阴道”)
- *dzjuk ~ tsjuk (“阴户”)
- *s-tu (“阴道,阴户”)
- *si(ŋ/k) (“阴道”)
- *m-lej ~ m-li (“阴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