夬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漢字
- 夬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
---|---|
康熙字典 | |
---|---|
【丑集下】【大部】夬 《廣韻》《集韻》《韻會》古邁切《正韻》古壞切,𠀤音噲。《說文》分決也。《易·說卦》兌上乾下夬。《彖傳》夬,決也。剛決柔也。 又《集韻》古穴切,音玦。所以闓弦者。 通作叏。《正字通》字彙,叏見子集又部,此重出,應刪。 ○按《說文》叏从又,入又部,但今經文夬从大,宜入大部,只可刪又部叏字訓註。——《康熙字典》 |
古代字體(夬) | |
---|---|
《說文解字》 (於漢朝編纂) |
《六書通》 (於明朝編纂) |
小篆 | 傳抄古文字 |
![]() |
![]() |
同聲符字(夬(鄭張尚芳 (2003)) )
参考[编辑]
编码[编辑]
“夬”的Unihan資料 | |
---|---|
|
漢語[编辑]
- 夬
讀音[编辑]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爾系統,2011年) | ||||||||||
---|---|---|---|---|---|---|---|---|---|---|
查閱自網址: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Version 1.00, 20 Feb. 2011),查閱日期 2012-12-04。
|
翻譯[编辑]
翻譯 | |
---|---|
日語[编辑]
夬
讀音[编辑]
朝鮮語[编辑]
- 夬
讀音[编辑]
越南語[编辑]
- 夬
读音[编辑]
異體字
- (注: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擴展字形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