圕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
跨語言[编辑]
漢字[编辑]
圕(囗部+10畫,共13畫,倉頡碼:田中土日(WLGA),部件組合:⿴囗書)
來源[编辑]
漢語[编辑]
正體/繁體 | 圕 | |
---|---|---|
簡體 | 𱕸 |
字源[编辑]
由中國的圖書館學家杜定友在20世紀早期造出,源自圖 + 書 ,字形也可以拆解為會意漢字:囗 (“圍繞”)+書 (“書本”)。
詞源[编辑]
其官話單音節讀音 tuān 分別取自圖書館 (túshūguǎn) 三字的聲母、聲調和韻母。
發音[编辑]
字義[编辑]
圕
- (不常用) 圖書館
使用說明[编辑]
圕是現代標準漢語中使用的少數多音節漢字之一,但它從未在中國得到廣泛使用,而常被認為是日本漢字。這個漢字也的確在日本較為常出現,如用於圕研究 (Toshokan Kenkyū, “圖書館研究”)[1][2]
參考資料[编辑]
延伸閱讀[编辑]
- “Polysyllabic characters in Chinese writing”, Victor Mair, Language Log, August 2, 2011
- “圕”字怎么念?什么意思?谁造的?, 2006-04-21
- “Early 21st-Century Power Struggles of Chinese Languages Teaching in US Higher Education”, page 170, 2018
日語[编辑]
漢字[编辑]
圕
(表外漢字)
- (晦澀) 圖書館
讀音[编辑]
替代形式[编辑]
- 𡆥 (toshokan)
詞源[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
---|
圕 |
としょかん 表外字 |
訓讀 |
參見上方的漢語詞源、使用說明章節。
發音[编辑]
名詞[编辑]
圕 • (toshokan) ←としよくわん (tosyokwan)?
朝鮮語[编辑]
此字詞中的漢字 |
---|
圕 |
詞源[编辑]
參見上方的漢語詞源、使用說明章節。
名詞[编辑]
圕(音訓 도서관 서 (doseogwan se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