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
- 南
說文解字
|
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从𣎵𢆉聲。 ——《說文解字》
|
康熙字典
|
《子集下》《十部》 南 〔古文〕𡴖𡴟《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又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又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又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又《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又《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𠋫,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康熙字典》
|
「南」像鐘鎛一類的樂器,假借為方位名,表示南方。[1]漢代「南」也假借「男」字。[1]
|
上古漢語
|
南
|
*nuːm
|
楠
|
*nuːm
|
腩
|
*nuːmʔ
|
湳
|
*nuːmʔ
|
揇
|
*nuːmʔ
|
萳
|
*nuːmʔ
|
罱
|
*ruːmʔ
|
喃
|
*rnuːm
|
諵
|
*rnuːm, *rnuːms
|
筆順
|
|
- 南
註解:
- lam5 - 潮州, 饒平;
- nam5 - 汕頭, 潮陽, 揭陽;
- nang5 - 澄海。
吳語
湘語
語言
|
地區
|
南
|
標準漢語
|
北京
|
/nan³⁵/
|
哈爾濱
|
/nan²⁴/
|
天津
|
/nan⁴⁵/
|
濟南
|
/nã⁴²/
|
青島
|
/nã⁴²/
|
鄭州
|
/nan⁴²/
|
西安
|
/nã²⁴/
|
西寧
|
/nã²⁴/
|
銀川
|
/nan⁵³/
|
蘭州
|
/lɛ̃n⁵³/
|
烏魯木齊
|
/nan⁵¹/
|
武漢
|
/nan²¹³/
|
成都
|
/nan³¹/
|
貴陽
|
/nan²¹/
|
昆明
|
/nã̠³¹/
|
南京
|
/laŋ²⁴/
|
合肥
|
/læ̃⁵⁵/
|
晉語
|
太原
|
/næ̃¹¹/
|
平遙
|
/nɑŋ¹³/
|
呼和浩特
|
/næ̃³¹/
|
吳語
|
上海
|
/nø²³/
|
蘇州
|
/nø¹³/
|
杭州
|
/nẽ̞²¹³/
|
溫州
|
/nø³¹/
|
徽語
|
歙縣
|
/lɛ⁴⁴/
|
屯溪
|
/lɔ⁴⁴/
|
湘語
|
長沙
|
/lan¹³/
|
湘潭
|
/nan¹²/
|
贛語
|
南昌
|
/lan⁴⁵/
|
客家語
|
梅縣
|
/nam¹¹/
|
桃源
|
/nɑm¹¹/
|
粵語
|
廣州
|
/nam²¹/
|
南寧
|
/nam²¹/
|
香港
|
/nam²¹/
|
閩語
|
廈門 (閩南)
|
/lam³⁵/
|
福州 (閩東)
|
/naŋ⁵³/
|
建甌 (閩北)
|
/naŋ³³/
|
汕頭 (閩南)
|
/nam⁵⁵/
|
海口 (閩南)
|
/nam³¹/
|
- 北方話
- (官話, standard in Mainland)+
- (官話, standard in Taiwan)+
- 粵語
- 閩南語
- 見:附录:漢語詞彙索引/南
南
朝鮮語[编辑]
- 南
越南語[编辑]
- 南
參考資料[编辑]
- ↑ 1.0 1.1 “漢語多功能字庫:南”, (请提供作品标题)[1], 访问于2018-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