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怨愤

维基词典,自由的多语言词典

汉语[编辑]

写法[编辑]

规范字简化字):(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
繁体字(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
国字标准字体(台湾)
香港标准字形(香港、澳门)

读音[编辑]


释义[编辑]

  1. 怨恨;愤恨。
    《汉书‧地理志下》:“父兄被诛,子弟怨愤。”
    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琴《乌》曲怨愤,庭鹤舞摧颓。”
    清·姚莹《黄香石诗序》:“夫非其声音文字之工也,是其忠义之气,仁孝之怀,坚贞之操,幽苦怨愤,郁结而不可伸之志,所存者然也。”
    王西彦《古屋》第三部四:“她还可以把丈夫当作活玩具,一个发泄怨愤的对象。”

翻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