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
外观
|
跨語言
[编辑]漢字
[编辑]肘(肉部+3畫,共7畫,倉頡碼:月木戈(BDI),四角號碼:74200,部件組合:⿰月寸(陸日韓)或⿰⺼寸(港臺))
衍生字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康熙字典:第974页第4字
- 大漢和辭典:第29268字
- 大字源:第1425页第26字
- 漢語大字典(第一版):第3卷第2044页第9字
- 辭海:第1088頁第6行第1字
- 宋本廣韻:第322页第9字
- Unihan:U+8098
說文解字 | |
---|---|
臂節也。从肉从寸。寸,手寸口也。 ——《說文解字》 |
漢語
[编辑]正體/繁體 | 肘 | |
---|---|---|
簡體 # | 肘 |
字源
[编辑]原為指事漢字 :“手”(又)字大約肘彎曲的位置加有一條橫線。與寸字非同一字,但因漸同而加上意符肉/⺼以作區分,成為會意漢字 及形聲漢字。
詞源
[编辑]發音
[编辑]釋義
[编辑]肘
近義詞
[编辑]語言 | 地區 | 詞 |
---|---|---|
文言文 | 肘 | |
書面語 (白話文) | 胳膊肘 | |
燕京官話 | 北京 | 胳膊肘兒、胳臂肘兒 |
臺灣 | 手肘 | |
哈爾濱 | 胳膊肘子、胳膊肘兒 | |
冀魯官話 | 濟南 | 胳膊肘、胳膊肘兒、胳膊肘子 |
膠遼官話 | 煙台(牟平) | 胳膊肘兒、拐肘、胳膊彎兒 |
中原官話 | 洛陽 | 胳膊肘兒 |
萬榮 | 胳肘子 | |
西安 | 胳肘子 | |
西寧 | 胳杵子 | |
徐州 | 胳膊肘兒、胳膊肘子 | |
梢葫蘆(甘肅東干語) | 胳肘子 | |
蘭銀官話 | 銀川 | 胳肘子 |
蘭州 | 胳肘子 | |
烏魯木齊 | 胳肘子 | |
西南官話 | 成都 | 倒拐子、手倒拐 |
武漢 | 倒拐、倒拐頭、拐子 | |
貴陽 | 手道拐 | |
昆明 | 手拐子 | |
柳州 | 手拐、手膝蓋 | |
江淮官話 | 南京 | 胳膀垂兒、胳膀肘兒 |
揚州 | 膀節彎子、膀彎子、胳膊肘子 | |
南通 | 手彎子、手拐子 | |
合肥 | 胳膊肘 | |
粵語 | 廣州 | 手㬹 |
香港 | 手㬹 | |
香港(新田圍頭話) | 手㬹 | |
台山 | 手鑿 | |
東莞 | 手㬹 | |
陽江 | 手鑿 | |
吉隆坡(廣府) | 手㬹 | |
贛語 | 南昌 | 斗㬹 |
黎川 | 斗㬹公 | |
萍鄉 | 掌肘 | |
客家語 | 梅縣 | 手㬹 |
興寧 | 手㬹 | |
惠東(大嶺) | 手㬹 | |
韶關(曲江) | 手㬹 | |
連山(小三江) | 手㬹 | |
長汀 | 手㬹 | |
武平 | 手㬹角頭 | |
武平(坪畬) | 手㬹 | |
連城 | 手㬹 | |
寧化 | 手㬹 | |
于都 | 手㬹 | |
瑞金 | 手㬹 | |
石城 | 手㬹 | |
上猶(社溪) | 手㬹 | |
苗栗(北四縣腔) | 手㬹 | |
屏東(內埔,南四縣腔) | 手㬹 | |
新竹縣(竹東,海陸腔) | 手㬹 | |
臺中(東勢,大埔腔) | 手㬹 | |
新竹縣(芎林,饒平腔) | 手㬹 | |
雲林(崙背,詔安腔) | 手㬹 | |
香港 | 手㬹 | |
士乃(惠陽) | 手㬹角 | |
徽語 | 績溪 | 手肘尖 |
歙縣 | 肘腮頭 | |
晉語 | 太原 | 胳扭子、胳肘子、胳肘、胳膊肘 |
忻州 | 胳扭 | |
閩北語 | 建甌 | 手角䟓 |
閩東語 | 福州 | 手𩨑 |
福清 | 手臂𩨑 | |
閩南語 | 廈門 | 手後臼、手後蹬、手後曲、手曲 |
泉州 | 手後捅 | |
晉江 | 手後捅 | |
漳州 | 手後曲、手曲、手後臼 | |
臺北 | 手後曲 | |
高雄 | 手後蹬 | |
宜蘭 | 手後彎 | |
彰化(鹿港) | 手後曲 | |
臺中 | 手後曲 | |
臺中(梧棲) | 手後曲 | |
臺南 | 手曲 | |
臺東 | 手後曲 | |
新竹 | 手後曲 | |
澎湖(馬公) | 手後曲 | |
新加坡(泉漳) | 手後蹬 | |
潮州 | 手後捅 | |
汕頭 | 手後捅 | |
雷州 | 手趺 | |
海口 | 手趺 | |
莆仙語 | 莆田 | 手彎 |
仙遊 | 手彎 | |
南部平話 | 南寧(亭子) | 米臂尖 |
吳語 | 上海 | 臂撐子 |
上海(崇明) | 臂杖子 | |
蘇州 | 臂膊撐子、臂膊撐骨 | |
丹陽 | 手臂彎彎 | |
杭州 | 手拄撐頭 | |
寧波 | 手㬹子頭 | |
溫州 | 手㬹頭、手㬹根頭 | |
金華 | 手臂囊頭 | |
湘語 | 長沙 | 倒肘、手拐子、倒拐子、倒拐 |
雙峰 | 手杵子 | |
衡陽 | 手後跟 |
翻譯
[编辑]樞紐關節
|
組詞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肘”,漢語多功能字庫 (Multi-function Chinese Character Database)[2],香港中文大學,2014–年
- 莆田市荔城区档案馆, editor (2022年),“肘”,莆仙方言文读字汇 (cmn, cpx),第 312 頁
日語
[编辑]漢字
[编辑]肘
(常用漢字)
讀音
[编辑]詞源
[编辑]詞中漢字 |
---|
肘 |
ひじ 常用漢字 |
訓讀 |
其他表記 |
---|
肱 臂 |
繼承自上古日語。最早見於公元720年成書的《日本書紀》。[1] 繼承自原始日語 *penti。
發音
[编辑]名詞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朝鮮語
[编辑]詞源
[编辑]源自中古漢語 肘 (中古 trjuwX)。《訓蒙字會 / 훈몽자회》(1527) 中記載的中古朝鮮語讀音作듀〯 (tyǔ) (耶魯拼音:tyu)。
漢字
[编辑]組詞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국제퇴계학회 대구경북지부 (國際退溪學會 大邱慶北支部) (2007) 數位漢字辭典 전자사전/電子字典。 [3]
越南語
[编辑]漢字
[编辑]-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
{{rfdef}}
模板。
參考資料
[编辑]分类:
- 缺少作者和編輯參數的參考模板
-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區段
- 漢字字元
- 跨語言詞元
- 跨語言符號
- 有多種組合描述字符的漢字
- 指事漢字
- 會意漢字
- 形聲漢字
- 源自原始漢藏語的漢語繼承詞
- 派生自原始漢藏語的漢語詞
- 漢語詞元
- 官話詞元
- 四川話詞元
- 粵語詞元
- 晉語詞元
- 閩東語詞元
- 泉漳話詞元
- 潮州話詞元
- 莆仙語詞元
- 吳語詞元
- 湘語詞元
- 中古漢語詞元
- 上古漢語詞元
- 漢語漢字
- 官話漢字
- 四川話漢字
- 粵語漢字
- 晉語漢字
- 閩東語漢字
- 泉漳話漢字
- 潮州話漢字
- 莆仙語漢字
- 吳語漢字
- 湘語漢字
- 中古漢語漢字
- 上古漢語漢字
- 漢語名詞
- 官話名詞
- 四川話名詞
- 粵語名詞
- 晉語名詞
- 閩東語名詞
- 泉漳話名詞
- 潮州話名詞
- 莆仙語名詞
- 吳語名詞
- 湘語名詞
- 中古漢語名詞
- 上古漢語名詞
- 漢語動詞
- 官話動詞
- 四川話動詞
- 粵語動詞
- 晉語動詞
- 閩東語動詞
- 泉漳話動詞
- 潮州話動詞
- 莆仙語動詞
- 吳語動詞
- 湘語動詞
- 中古漢語動詞
- 上古漢語動詞
- 有國際音標的漢語詞
- 帶「肘」的漢語詞
- 漢語 解剖學
- 日語漢字
- 日語常用漢字
- 吳音讀作「ちゅう」的日語漢字
- 漢音讀作「ちゅう」的日語漢字
- 訓讀讀作「ひじ」的日語漢字
- 歷史假名遣訓讀讀作「ひぢ」的日語漢字
- 寫作「肘」讀作「ひじ」的日語詞
- 使用訓讀的日語詞
- 源自上古日語的日語繼承詞
- 派生自上古日語的日語詞
- 源自原始日語的日語繼承詞
- 派生自原始日語的日語詞
- 有國際音標的日語詞
- 日語詞元
- 日語名詞
- 歷史假名遣包含「ぢ」的日語詞
- 有中學漢字的日語詞
- 有一個漢字的日語詞
- 帶「肘」的日語詞
- 日語單漢字詞
- 日語 解剖學
- 派生自中古漢語的朝鮮語詞
- 中古朝鮮語漢字
- 朝鮮語詞元
- 朝鮮語漢字
- 儒字
- 越南語詞元
- 越南語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