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𤨿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𤨿 U+24A3F, 𤨿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24A3F
𤨾
[U+24A3E]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B 𤩀
[U+24A40]


漢字

𤨿

參考

[編輯]

字源

[編輯]
形容擊響的狀聲字,目前最早見於東晉〈爨寶子碑〉,「」則在北魏一些碑文出現、為唐朝《一切經音義》收錄的後造字。在此之前借「」、「」(𨄚[1],也可用「𨶆」、「」()等字表示[2]

編碼

[編輯]
𤨿」的Unihan資料
  • Unicode編碼:
    • 十進制:150079
    • UTF-8:F0 A4 A8 BF
    • UTF-16:D852 DE3F
    • UTF-32:00024A3F
  • KPS 10721-2000:5994

出處

[編輯]
  1. 2001年12月31日, 李學勤 編, 毛詩正義(頌) (十三經注疏·整理本9)‎[1], 台灣古籍出版, →ISBN,第 1537
  2. 《一切經音義》:鏘鏘[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