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您正在编辑本词条的一个历史版本,先前由TongcyBot留言 | 贡献2023年8月9日 (三) 09:08进行的最后一次编辑。很可能与现今的版本有所差异。
U+6BBC, 殼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6BBC

[U+6BBB]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6BBD]

漢字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系列#2638(㱿):
    㱿
  • 参考

    编码

    ”的Unihan資料

    漢語

    中文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於:
    維基百科

    讀音

    上古音(白一平-沙加爾系統,2011年)

     查閱自網址:Baxter-Sagart Old Chinese reconstruction (Version 1.00, 20 Feb. 2011),查閱日期 2012-12-04。

    現代北京音(漢語拼音)中古音構擬上古音英義
    quèkhæwk/*kʰˁrok {*[kʰ]ˁrok}/hollow shell, hollow

    Module:Wuu-pron第195行Lua错误:Incorrect tone notation "4" for sh. See WT:AZH/Wu.

    現代標準漢語讀音注:

    1. 俗讀ké借自長江諸方言Template:來源請求以及老國音新國音中的訛化;白讀qiào爲北京音;原中原音què今多改用「㱿」字。後兩者均是北方諸官話方言的傳統讀音。
    2. 1912年;1915年《辞源》均正音quèㄑㄩㄝˋ(北方諸官話方言傳統文讀);1919年《国音字典》正音koh~kōㄎㄛ(老國音);1935年《王云五大辞典》quèㄑㄩㄝˋ、kēㄎㄜ、kéㄎㄜˊ三讀;1937年《辞海》改回正音quèㄑㄩㄝˋ;1947年《国语辞典》quèㄑㄩㄝˋ、kéㄎㄜˊ、qiàoㄑㄧㄠˋ三讀(增錄北京話傳統白讀)。
    3. 中國大陸地區:1963年以kéㄎㄜˊ爲白讀、qiàoㄑㄧㄠˋ爲文讀;1988年正音qiào;1989年起改回文白兩音,以kéㄎㄜˊ爲主要讀音。今qiàoㄑㄧㄠˋ在北京附近具優勢,quèㄑㄩㄝˋ在關中地區具優勢。
    4. 臺灣地區:quèㄑㄩㄝˋ、kéㄎㄜˊ、qiàoㄑㄧㄠˋ三讀沿用至1984年《中文形音义综合大字典》、1985年《大辞典》,但今天已統讀kéㄎㄜˊ。

    翻譯

    组词

    見:附录:漢語詞彙索引/殼

    日語

    新字體

    舊字體

    日語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於:
    維基百科 ja

    讀音

    朝鮮語

    讀音

    音讀 (kak)

    越南語

    讀音


    異體字

    :若字形无法正常显示,请安装Unicode擴展字形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