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词典,自由的多语言词典
U+5634, 嘴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5634

[U+5633]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U+5635]

跨语言[编辑]

笔顺
16 strokes

汉字[编辑]

口部+13画,共16画,仓颉码:口卜心月(RYPB),四角号码61027部件组合

来源[编辑]

汉语[编辑]

正体/繁体
简体 #
二简字
异体

字源[编辑]

古代字体(
《六书通》
(明·闵齐伋
传抄古文字

形声汉字(OC *ʔseʔ):意符 + 声符 (OC *ʔse, *ʔse, *ʔseʔ)

词源[编辑]

(OC *ʔse, *ʔse, *ʔseʔ, “猫头鹰头上的角状毛;鸟喙;嘴”)相关。

进一步的词源不明。Schuessler (2007)认为与藏语 མཚུལ་པ (mtshul pa, 脸的下半部;口鼻;喙)相关,源自原始汉藏语 *m-ts(j)ul (唇;喙) (STEDT)。

发音[编辑]


注解
  • zoi4 - 白读;
  • zui3 - 文读。
注解:本字为
注解
  • chhùi - 白读(本字为);
  • chúi - 文读。
注解:本字为

  • 各地读音
语言 地区
标准汉语 北京 /t͡suei²¹⁴/
哈尔滨 /t͡suei²¹³/
天津 /t͡suei¹³/
济南 /t͡suei⁵⁵/
青岛 /t͡sue⁵⁵/
郑州 /t͡suei⁵³/
西安 /t͡suei⁵³/
西宁 /t͡suɨ⁵³/
银川 /t͡suei⁵³/
兰州 /t͡suei⁴⁴²/
乌鲁木齐 /t͡suei⁵¹/
武汉 /t͡sei⁴²/
成都 /t͡suei⁵³/
贵阳 /t͡suei⁴²/
昆明 /t͡suei⁵³/
南京 /t͡suəi²¹²/
合肥 /t͡se²⁴/
晋语 太原 /t͡suei⁵³/
平遥 /t͡suei⁵³/
呼和浩特 /t͡suei⁵³/
吴语 上海 /t͡sz̩³⁵/
苏州 /t͡sz̩ʷ⁵¹/
杭州 /t͡sz̩ʷei⁵³/
温州 /t͡sz̩³⁵/
徽语 歙县 /t͡ɕye³⁵/
/t͡ɕy³⁵/
屯溪 /t͡se³¹/
/t͡si³¹/
湘语 长沙 /t͡sei⁴¹/
湘潭 /t͡səi⁴²/
赣语 南昌 /t͡sui²¹³/
客家语 梅县 /t͡soi⁵³/
/t͡sui³¹/
桃源 /t͡sui³¹/
粤语 广州 /t͡søy³⁵/
南宁 /t͡sui³⁵/
香港 /t͡søy³⁵/
闽语 厦门 (泉漳) /t͡sui⁵³/
福州 (闽东) /t͡sʰuɔi²¹²/
建瓯 (闽北) /t͡sy²¹/
汕头 (潮州) /t͡sʰui²¹³/ 训读
海口 (海南) /sui³⁵/ 训喙

郑张系统 (2003)
读音 # 1/1
序号 1720
声符
韵部
小分部 0
对应中古韵
构拟上古音 /*ʔseʔ/
注释

释义[编辑]

  1. (解剖学) 动物饮食发声器官 (分类词: )
  2. (比喻义) 器物形状功能像嘴的部位
  3. (比喻义) 食物
  4. (比喻义) 说话
      ―  duōzuǐ  ― 
      ―  chāzuǐ  ― 
  5. (书面) 突出如口的地形
      ―  shānzuǐ  ― 
      ―  shāzuǐ  ― 
  6. (粤语)
  7. 讥讽挖苦斥骂
    不敢  ―  bùgǎn zuǐ rén  ― 

同义词[编辑]

  • (器官)
方言用词 — [地图]
语言 地区
文言文
书面语 (白话文)
官话 北京
台湾 嘴巴
天津
乌兰浩特
通辽
赤峰
巴彦浩特
呼伦贝尔(海拉尔)
哈尔滨 嘴巴
沈阳
烟台(牟平)
济南
洛阳 嘴巴
万荣
郑州
西安
银川
兰州 嘴巴子
西宁
乌鲁木齐
武汉 嘴巴嘴巴子
黄冈 嘴巴兒
成都 嘴巴嘴巴兒
贵阳 嘴巴
昆明
柳州 嘴巴
徐州 嘴兒嘴巴
扬州 嘴巴子
南京 嘴巴嘴巴子
合肥
南通
梢葫芦(甘肃东干语)
粤语 广州
香港
香港(新田围头话)
佛山
佛山(顺德)
中山(石岐) 口嘴
斗门(上横水上话)
珠海(斗门)
台山
开平(赤坎)
东莞
韶关
云浮
阳江
信宜
廉江
吉隆坡(广府)
赣语 南昌 嘴巴
黎川 嘴仔
萍乡 嘴巴
客家语 梅县
长汀
武平
连城 嘴角
宁化 嘴管
于都 嘴角
石城 嘴官
上犹(社溪) 嘴包
苗栗(北四县)
屏东(内埔,南四县腔)
新竹县(竹东,海陆)
台中(东势,大埔)
新竹县(芎林,饶平腔)
云林(仑背,诏安腔)
香港 嘴角
陆川
陆川(大桥) 嘴巴
沙巴(宝安) 嘴角
沙巴(龙川)
士乃(惠阳)
山口洋
徽语 绩溪
浮梁
石台(仙寓)
晋语 太原
平遥
忻州
太仆寺(宝昌)
临河
集宁
呼和浩特
包头
东胜
海勃湾
闽北语 建瓯
建瓯(迪口)
松溪
政和
政和(镇前)
建阳
武夷山
浦城(石陂) 喙巴
闽东语 福州
长乐
福清
平潭
永泰
古田
福安
宁德
寿宁
周宁
福鼎
马祖
闽南语 厦门 喙斗喙口喙箍
泉州 喙斗喙口喙箍
漳州 喙斗喙口喙箍
台北
新北(三峡)
高雄
宜兰
彰化(鹿港)
台中
台中(梧栖)
台南
台东
新竹
金门
澎湖(马公)
槟城(泉漳)
新加坡(泉漳)
马尼拉(泉漳)
潮州
汕头
海丰
新山(潮汕)
雷州
文昌
海口
莆仙语 莆田
仙游
南部平话 南宁(亭子)
畲话 福安
福鼎
罗源
三明
顺昌
华安
贵溪(樟坪)
苍南
景宁
丽水
龙游
潮州
丰顺
吴语 上海 嘴巴嘴蒲
上海(崇明) 嘴巴
苏州 嘴巴
无锡 嘴巴
丹阳
杭州 嘴巴
宁波 嘴巴
温州 嘴嘴
金华 口蒲口蒲兒
湘语 长沙 嘴巴嘴巴子
湘潭 嘴巴子
娄底
双峰 嘴巴
  • (说话)

未找到Thesaurus:说的话页面

  • ()
方言用词 — [地图]
语言 地区
书面语 (白话文) 親吻
官话 北京
台湾
烟台(牟平)
万荣
西安
扬州
新加坡
粤语 广州
香港
台山
东莞
新加坡(广府)
客家语 梅县
苗栗(北四县)
屏东(内埔,南四县腔)
新竹县(竹东,海陆)
台中(东势,大埔)
新竹县(芎林,饶平腔)
云林(仑背,诏安腔)
晋语 太原
忻州
闽北语 建瓯
松溪
政和
建阳
武夷山
浦城(石陂)
闽东语 福州
闽南语 厦门
厦门(同安)
泉州
石狮
漳州
台南
槟城(泉漳)
新加坡(泉漳)
马尼拉(泉漳)
潮州
汕头
新加坡(潮汕)
海口
吴语 上海
上海(崇明)
上海(浦东周浦)
苏州
杭州
宁波

组词[编辑]

翻译[编辑]

日语[编辑]

汉字[编辑]

表外汉字

读法[编辑]

  • 吴音: すい (sui)
  • 汉音: すい (sui)
  • 惯用音: (shi)
  • 训读: くち (kuchi, ); くちばし (kuchibashi, ); はし (hashi, )

词源1[编辑]

词中汉字
くちばし
表外字
训读
也作
くちばし在日语维基百科上的资料

原是(くち) (kuchi, ) + (はし) (hashi, 顶端;边缘)[1] hashi连浊变为 bashi

最早见于公元850年。[2]

该汉字由(くち) (kuchi)(はし) (hashi, )组成。参见词源2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くちばし) (kuchibashi

  1. (解剖学)
    • 1999 3月 1, “スピック [大嘴鸟]”, 出自 BOOSTER 1, Konami:
      くちばしがとても(おお)きく、(おお)(ごえ)()()(よわ)(あい)()(おどろ)かせる。
      Kuchibashi ga totemo ōkiku, ōgoe de naki kinoyowai aite o odorokaseru.
      它用嘹亮的叫声和巨大的,来吓唬胆小的对手。
    • 1999 3月 1, “ディッグ・ビーク [鸟嘴兽]”, 出自 BOOSTER 1, Konami:
      ヘビのように(なが)(からだ)をまるめ、(かい)(てん)しながらくちばし(こう)(げき)
      Hebi no yō ni nagai karada o marume, kaiten shi nagara kuchibashi de kōgeki.
      它用喙攻击,长长的身体像蛇一样盘绕。
    • 1999 10月 17, “くちばしヘビ [鸟嘴蛇]”, 出自 BOOSTER 5, Konami:
      (あい)()(なが)(からだ)()()げ、(おお)きなくちばしでつついて(こう)(げき)
      Aite o nagai karada de shimeage, ōkina kuchibashi de tsutsuite kōgeki.
      它用巨大的喙攻击,同时用长长的身体束缚对手。

词源2[编辑]

词中汉字
はし
表外字
训读
也作

(はし) (hashi, 顶端;边缘)同源。[1][2]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はし) (hashi

  1. (解剖学)

来源[编辑]

  1. 1.0 1.1 ”, デジタル大辞泉 [数位大辞泉]‎[1], 东京: 小学馆, 约四个月更新一次
  2. 2.0 2.1 ”, 日本国語大辞典 (Nihon Kokugo Daijiten, 日本国语大辞典)[2] (日语), 第2版, 东京: 小学馆, 2000, ISBN 4-09-521001-X
  3. 3.0 3.1 1998NHK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辞典NHK日语发音重音词典 (日语),东京NHKISBN 978-4-14-011112-3

朝鲜语[编辑]

汉字[编辑]

(eum (chwi))

  1. 本词语需要翻译为汉语。请协助添加,并移除{{rfdef}}模板。

越南语[编辑]

汉字[编辑]

儒字;读法:chủy/chuỷ

  1. 本词语需要翻译为汉语。请协助添加,并移除{{rfdef}}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