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鹿 U+9E7F, 鹿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9E7F

[U+9E7E]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9E80]
U+2FC5, ⿅
KANGXI RADICAL DEER

[U+2FC4]
康熙部首
[U+2FC6]
U+F940, 鹿
中日韓相容表意文字-F940
錄
[U+F93F]
中日韓相容表意文字
[U+F941]

跨語言[编辑]

筆順

漢字[编辑]

鹿鹿部+0畫,共11畫,倉頡碼:戈難心(IXP),部件組合⿸⿸广

  1. 康熙部首 第198個(鹿部

派生漢字[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編碼[编辑]

鹿”的Unihan資料
鹿”的Unihan資料
  • Unicode編碼:
    • 十进制:63808
    • UTF-8:EF A5 80 
    • UTF-16:F940
    • UTF-32:0000F940
  • KS X 1001:1992:5052

漢語[编辑]

正體/繁體 鹿
簡體 # 鹿
異體 𢉖
𮭱
維基百科有以下相關的條目:
  • Lĕ̤k (閩東語)
  • 鹿 (文言文)
  • 鹿 (粵語)
  • 鹿 (現代標準漢語?)
  • 鹿

    字源[编辑]

    古代字體(鹿
    西周 說文解字
    (漢·許慎
    《六書通》
    (明·閔齊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傳抄古文字

    象形漢字 ,所描繪的即是一隻鹿。現今的形式高度抽象化,腿部已轉變為「」(注意前後腿被分為向後彎曲的兩組),頭部轉變為中間部分(類似於「/」),而鹿角在頂部,延伸的嘴唇/嘴部在左側轉變為「广」。這些轉變發生於篆書時期。

    對比字截然不同的發展,以及在(作為部件,如)中的轉變,該字有鹿字的頭,但有字的腿()。

    詞源[编辑]

    不確定,但可能源於漢藏語系Schuessler, 2007)。對照北納加語 *gjuk 「鹿,水鹿」,源自原始藏緬語 *g-rjukFrench, 1983);同樣根據 French,Benedict 認為這個原始藏緬語詞和西古隆語 [script needed] (gju, 綿羊) 相關聯,而該古隆語詞彙則另有解釋(比較原始漢藏語 *luk ())。Sagart (1999) 將其和 (OC *kroːɡ) 相關聯。Baxter & Sagart (2014; 2020) 則將其和郎架布央語支 /ma⁰ lɔk⁸/ 作比較。

    另外注意儂語 klook (鹿)

    發音[编辑]


    註解
    • lĕ̤k - vernacular;
    • lṳ̆k - literary。

    • 各地讀音
    語言 地區 鹿
    標準漢語 北京 /lu⁵¹/
    哈爾濱 /lu⁵³/
    天津 /lu⁵³/
    濟南 /lu²¹/
    青島 /lu²⁴/
    鄭州 /lu²⁴/
    西安 /lu²¹/
    西寧 /lv̩⁴⁴/
    銀川 /lu¹³/
    蘭州 /lu¹³/
    烏魯木齊 /lu²¹³/
    武漢 /nəu²¹³/
    成都 /nu³¹/
    貴陽 /nu²¹/
    昆明 /lu³¹/
    南京 /luʔ⁵/
    合肥 /luəʔ⁵/
    晉語 太原 /luəʔ²/
    平遙 /luʌʔ⁵³/
    呼和浩特 /luəʔ⁴³/
    吳語 上海 /loʔ¹/
    蘇州 /loʔ³/
    杭州 /loʔ²/
    溫州 /lɤu²¹³/
    徽語 歙縣 /lu²²/
    屯溪 /ləu¹¹/
    湘語 長沙 /ləu²⁴/
    湘潭 /nəɯ²⁴/
    贛語 南昌 /luʔ⁵/
    客家語 梅縣 /luk̚⁵/
    桃源 /luk̚⁵⁵/
    粵語 廣州 /lok̚²/
    南寧 /luk̚²²/
    香港 /luk̚²/
    閩語 廈門 (泉漳) /lɔk̚⁵/
    福州 (閩東) /løyʔ⁵/
    建甌 (閩北) /lu⁴²/
    汕頭 (潮州) /tek̚⁵/
    海口 (海南) /lok̚⁵/
    /ʔdiak̚³/

    韻圖
    鹿
    讀音 # 1/1
    (37)
    (3)
    調 入 (Ø)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luwk
    擬音
    鄭張尚芳 /luk̚/
    潘悟雲 /luk̚/
    邵榮芬 /luk̚/
    蒲立本 /ləwk̚/
    李榮 /luk̚/
    王力 /luk̚/
    高本漢 /luk̚/
    推斷官話讀音
    推斷粵語讀音 luk6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鹿
    讀音 # 1/1
    現代北京音
    (拼音)
    構擬中古音 ‹ luwk ›
    構擬上古音 /*mə-rˁok/
    英語翻譯 deer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鄭張系統 (2003)
    鹿
    讀音 # 1/1
    序號 8565
    聲符 鹿
    韻部
    小分部 0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b·roːɡ/

    釋義[编辑]

    鹿

    1. 哺乳綱偶蹄目一類動物的總稱,遍布於美洲、亞洲和歐洲,頭上長有角且每年更新(分類詞: ;  )
    2. (古舊) 方形糧倉
    3. (書面或用於複合詞比喻義) 政權帝位
      鹿死誰手鹿死谁手  ―  sǐshéishǒu  ― 
    4. 姓氏

    近義詞[编辑]

    • (鹿)
    方言用詞 — 鹿[地圖]
    語言 地區
    文言文 鹿
    書面語 (白話文) 鹿
    分類學名稱 鹿
    官話 北京 鹿
    臺灣 鹿
    煙台(牟平) 鹿
    濟南 鹿
    洛陽 鹿
    西安 鹿
    武漢 鹿
    成都 鹿子
    貴陽 鹿
    揚州 鹿
    合肥 鹿
    新加坡 鹿
    梢葫蘆(甘肅東干語) 鹿
    粵語 廣州 鹿
    香港 鹿
    香港(新田圍頭話) 鹿
    香港(汀角) 鹿
    香港(東平洲) 鹿
    陽江 鹿
    吉隆坡(廣府) 鹿
    胡志明市(廣府) 鹿
    贛語 南昌 鹿
    萍鄉 鹿
    客家語 梅縣 鹿仔
    大埔(西河) 鹿
    揭西 鹿
    陸河 鹿仔
    苗栗(北四縣) 鹿仔
    屏東(內埔,南四縣腔) 鹿仔
    新竹縣(竹東,海陸) 鹿仔
    臺中(東勢,大埔) 鹿
    新竹縣(芎林,饒平腔) 鹿仔鹿
    雲林(崙背,詔安腔) 鹿
    香港 鹿
    吉隆坡(大埔) 鹿
    士乃(惠陽) 鹿
    石角甲港(河婆) 鹿
    晉語 太原 鹿兒
    閩北語 建甌 鹿
    閩東語 福州 鹿
    閩南語 廈門 鹿
    泉州 鹿
    晉江 鹿
    詔安 鹿仔
    東山 鹿
    臺北 鹿仔
    新北(三峽) 鹿仔
    高雄 鹿仔
    宜蘭 鹿仔
    彰化(鹿港) 鹿仔
    臺中 鹿仔
    臺中(梧棲) 鹿仔
    臺南 鹿
    臺東 鹿
    新竹 鹿仔
    金門 鹿仔
    澎湖(馬公) 鹿
    檳城(泉漳) 鹿
    馬尼拉(泉漳) 鹿
    潮州 鹿
    曼谷(潮汕) 鹿
    新山(潮汕) 鹿
    雷州 鹿
    莆仙語 莆田 鹿
    閩中語 永安 鹿
    吳語 上海 鹿
    蘇州 鹿
    無錫 鹿
    丹陽 鹿頭
    杭州 鹿
    寧波 鹿
    溫州 鹿
    金華 鹿
    湘語 長沙 鹿
    雙峰 鹿

    複合詞[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日語[编辑]

    漢字[编辑]

    鹿

    4年級漢字

    1. 鹿

    讀音[编辑]

    複合詞[编辑]

    詞源1[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鹿
    しか
    四年級
    訓讀

    /seka//sika/

    繼承古典日語。原本是由 () (se, 雄性) + 鹿() (ka, 鹿) 組成的複合詞,和女鹿(めか) (meka, 雌鹿, 古語) 相對。[1][2]

    最早見於公元720年的《日本書紀》。[1]

    發音[编辑]

    名詞[编辑]

    鹿(しか) 鹿(シカ) (shika (量詞 )

    1. 鹿
      ()()(こう)(えん)には鹿(しか)しかいない。
      Nara kōen ni wa shika shika inai.
      奈良公園除了鹿什麼也沒有。
    用法說明[编辑]
    • 與許多生物體的名字一樣,這個詞通常用片假名拼寫,尤其是在生物學環境中,寫作シカ
    熟語[编辑]
    派生語彙[编辑]
    • 英語: sika deer

    詞源2[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鹿

    四年級
    訓讀

    源自古典日語。最早見於約公元759年成書的《萬葉集》。[1]

    發音[编辑]

    名詞[编辑]

    鹿() (ka

    1. (古舊) 鹿
    派生詞彙[编辑]

    詞源3[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鹿
    かせぎ
    四年級
    訓讀

    繼承古典日語。因形似日語 而得名。

    最早見於公元720年的《日本書紀》。[1]

    發音[编辑]

    名詞[编辑]

    鹿(かせぎ) (kasegi

    1. (古舊) 鹿
      • 1212鴨長明方丈記》:
        山鳥(やまどり)のほろと()くを()きても、(ちち)(はは)かと(うたが)ひ、(みね)かせぎ(ちか)くなれたるにつけても、()(とお)ざかるほどを()る。
        Yamadori no horo to naku o kikite mo, chichi ka haha ka to utagahi, mine no kasegi no chikaku naretaru ni tsukete mo, yo ni tōzakaru hodo oshiru.
        聽到山鳥的鳴叫,仿佛是父母(從陰間呼喚著我),看到山脊上的鹿如此馴服,甚至靠近過來,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自己是多麼遠離人世。

    詞源4[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鹿
    かのしし
    四年級
    訓讀
    其他表記
    鹿の肉
    鹿肉

    繼承古典日語。原本是由 鹿() (ka, 鹿) + () (, 所有格助詞) + しし (shishi, ) 組成的複合詞。[5][2]

    最早見於公元712年的《古事記》。[5]

    發音[编辑]

    名詞[编辑]

    鹿(かのしし) (kanoshishi

    1. (古舊) 鹿
    2. 鹿肉

    詞源5[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鹿
    しし
    四年級
    訓讀
    其他表記

    繼承古典日語繼承原始日語 *sisi。和(しし) (shishi, 獸肉) 同源。[6]

    最早見於公元712年的《古事記》。[6]

    發音[编辑]

    名詞[编辑]

    鹿(しし) (shishi

    1. (古舊) 野獸(用於指其肉,如野豬或鹿)
    2. 猪武者 (inoshishi musha)之簡寫:魯莽的武者
    3. 鹿狩り (shishi-gari)之簡寫:獵鹿者
    4. (俚語) 浴場溫泉的女侍者
    5. (俚語古舊) 浴場或溫泉的女妓
    用法說明[编辑]
    • 「野獸」義更常寫成漢字

    詞源6[编辑]

    本詞中的漢字
    鹿
    ろく
    四年級
    音讀

    源自中古漢語 鹿 (中古 luwk)。對照現代閩南語讀音 lo̍k

    發音[编辑]

    名詞[编辑]

    鹿(ろく) (roku

    1. 鹿
    2. 鹿肉野豬

    參考資料[编辑]

    1. 1.0 1.1 1.2 1.3 鹿”, 日本国語大辞典 (Nihon Kokugo Daijiten, 日本國語大辭典)[1] (日語), 第2版, 東京: 小學館, 2000, ISBN 4-09-521001-X
    2. 2.0 2.1 2.2 2.3 2.4 2.5 2006大辞林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3. 3.0 3.1 1998NHK日本語発音アクセント辞典NHK日語發音重音詞典 (日語),東京NHKISBN 978-4-14-011112-3
    4. 4.0 4.1 4.2 4.3 1997新明解国語辞典新明解國語辭典),第五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143-0
    5. 5.0 5.1 鹿・鹿肉”, 日本国語大辞典 (Nihon Kokugo Daijiten, 日本國語大辭典)[2] (日語), 第2版, 東京: 小學館, 2000, ISBN 4-09-521001-X
    6. 6.0 6.1 獣・猪・鹿”, 日本国語大辞典 (Nihon Kokugo Daijiten, 日本國語大辭典)[3] (日語), 第2版, 東京: 小學館, 2000, ISBN 4-09-521001-X

    朝鮮語[编辑]

    詞源[编辑]

    源自中古漢語 鹿 (中古 luwk)。《訓蒙字會 / 훈몽자회》(1527) 中記載的中古朝鮮語讀音作록〮 (lwók) (耶魯拼音lwok)。

    漢字[编辑]

    韓語維基文庫包含此漢字的原文:

    鹿 (音訓 사슴 (saseum rok)南韓 사슴 (saseum nok))

    1. / (rok/nok)的漢字?鹿

    複合詞[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 국제퇴계학회 대구경북지부 (國際退溪學會 大邱慶北支部) (2007) 數位漢字辭典 전자사전/電子字典[4]

    越南語[编辑]

    漢字[编辑]

    鹿儒字;讀法:lộc,

    1. lộc (鹿)漢字

    複合詞[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