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词典,自由的多语言词典
U+7269, 物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7269

[U+7268]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U+726A]

跨语言[编辑]

笔顺
8 strokes
笔顺

汉字[编辑]

牛部+4画,共8画,仓颉码:竹手心竹竹(HQPHH),四角号码27520部件组合

派生汉字[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汉语[编辑]

简体正体/繁体

字形来源[编辑]

古代字体(
战国时期 说文解字
(汉·许慎
《六书通》
(明·闵齐伋
甲骨文 楚系简帛文字 小篆 传抄古文字

形声汉字(OC *mɯd):意符 + 声符 (OC *mɯd)

词源[编辑]

对比原始汉藏语 *(m/b)rəw (谷物;种子;血脉) (STEDT),其派生出藏语 འབྲུ ('bru, 种子;谷物)景颇语 amyu (ə myú, 类型)缅甸语 မျိုး (myui:, 种子)

发音[编辑]


注解:mi̍h/mn̍gh - 白读(词义1);mih - 白读(仅用于物仔物代啥物等词);bu̍t - 文读。
注解
  • 5veq - 文读;
  • 5meq - 白读,用于物事

  • 各地读音
语言 地区
标准汉语 北京 /u⁵¹/
哈尔滨 /u⁵³/
天津 /u⁵³/
济南 /u²¹/
青岛 /vu⁴²/
郑州 /u²⁴/
西安 /vo²¹/
西宁 /v̩⁴⁴/
银川 /vu¹³/
兰州 /və¹³/
乌鲁木齐 /vu²¹³/
武汉 /u²¹³/
成都 /u³¹/
贵阳 /u²¹/
昆明 /u³¹/
南京 /uʔ⁵/
合肥 /uəʔ⁵/
晋语 太原 /vəʔ²/
平遥 /uʌʔ⁵³/
呼和浩特 /vəʔ⁴³/
吴语 上海 /vəʔ¹/
苏州 /vəʔ³/
/məʔ³/
杭州 /vəʔ²/
温州 /vai²¹³/
徽语 歙县 /me²²/
屯溪 /mə¹¹/
/uə¹¹/
湘语 长沙 /u²⁴/
湘潭 /u²⁴/
赣语 南昌 /uɨʔ⁵/
客家语 梅县 /vut̚⁵/
桃源 /vut̚⁵⁵/
粤语 广州 /mɐt̚²/
南宁 /mɐt̚²²/
香港 /mɐt̚²/
闽语 厦门 (泉漳) /but̚⁵/
/miʔ⁵/
福州 (闽东) /uʔ⁵/
建瓯 (闽北) /u²⁴/
/o²⁴/
汕头 (潮州) /mueʔ⁵/
海口 (海南) /vut̚³/
/mi³³/

韵图
读音 # 1/1
(4)
(60)
入 (Ø)
开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mjut
拟音
郑张尚芳 /mɨut̚/
潘悟云 /miut̚/
邵荣芬 /miuət̚/
蒲立本 /mut̚/
李荣 /miuət̚/
王力 /mĭuət̚/
高本汉 /mi̯uət̚/
推断官话读音
推断粤语读音 mat6
白一平沙加尔系统1.1 (2014)
读音 # 1/1
现代北京音
(拼音)
构拟中古音 ‹ mjut ›
构拟上古音 /*C.mut/
英语翻译 thing

来自白一平–沙加尔系统的上古汉语标注笔记:

* 圆括号 "()" 表示存在不确定;
* 方括号 "[]" 表示身分不确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号 "<>" 表示接中辞;
* 连字号 "-" 表示语素范围;

* 句号 "." 表示音节范围。
郑张系统 (2003)
读音 # 1/1
序号 13218
声符
韵部
小分部 1
对应中古韵
构拟上古音 /*mɯd/

释义[编辑]

  1. 客观存在独立具体实体
      ―    ― 
      ―  dòng  ― 
  2. 外部世界环境
  3. 实质有意义内容
    言之有  ―  yánzhīyǒu  ― 
  4. 物理 (wùlǐ)的简称。
  5. 选择挑选
  6. 寻找
      ―    ― 
  7. (潮州话)
    家己 [潮州话]  ―  ga1 gi7 muêh8 [潮州话拼音]  ―  自己做
  8. 的另一种写法
  9. (闽南语) (什么)的另一种写法

近义词[编辑]

  • ()

组词[编辑]

日语[编辑]

汉字[编辑]

3年级汉字

读法[编辑]

  • 吴音: もつ (motsu, 常用); もち (mochi)
  • 汉音: ぶつ (butsu, 常用)
  • 训读: もの (mono, , 常用); もん (mon, )

复合词[编辑]

词源 1[编辑]

本词中的汉字
もの
三年级
训读

⟨mo2no2⟨mono2/mono/

源自古典日语。可考于《古事记》。最终源自原始日语 *mənə

其他形式[编辑]

  • (非正式) (もん) (mon)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もの) (mono

  1. 东西物品
    近义词: (俚语) (butsu)
    1. (法律) 实物
      • 日本民法,第八十五条
        この(ほう)(りつ)において「(もの)」とは、(ゆう)(たい)(ぶつ)をいう。
        Kono hōritsu ni oite “mono” to wa, yūtaibutsu o iu.
        法律中的所谓“物”是指有实体的事物。
参见[编辑]
  • (koto, 抽象的)

后缀[编辑]

(もの) (モノ) (mono

  1. 类型流派
    密室(みっしつ)モノ
    misshitsu-mono
    密室类型(的故事)
    (たん)(てい)もののドラマ
    tantei-mono no dorama
    侦探剧
    (ぼう)(けん)ものです。
    Bōken-mono desu.
    是冒险类型

前缀[编辑]

(もの) (mono

  1. (不再自由造词后接形容词) 本词语需要翻译为汉语。请协助添加,并移除{{rfdef}}模板。
衍生词汇[编辑]

词源 2[编辑]

/mono//mon/

变换自上文mono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もん) (mon

  1. (非正式) (mono, 物品)的另一种写法

词源 3[编辑]

本词中的汉字
ぶつ
三年级
音读

源自中古汉语 (中古 mjut)。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ぶつ) (ブツ) (butsuぶつ (butu)?

  1. (俚语) 东西
    近义词: (mono)

词缀[编辑]

(ぶつ) (butsuぶつ (butu)?

参考资料[编辑]

  1. 1.0 1.1 1.2 2006大辞林 (大辞林),第三版(日语),东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朝鲜语[编辑]

词源[编辑]

源自中古汉语 (中古 mjut)。

历史读音
东国正韵读法
1448年,东国正韵 무ᇙ〮耶鲁拼音mwúlq
中古朝鲜语
原文 音训
注解 () 读法
1527年,训蒙字会[1] 耶鲁拼音kàs 믈〮耶鲁拼音múl


发音[编辑]

汉字[编辑]

韩语维基文库包含此汉字的原文:

(音训 물건(物件) (mulgeon mul))

  1. (mul)的汉字?物品东西

复合词[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 국제퇴계학회 대구경북지부 (國際退溪學會 大邱慶北支部) (2007) 数位汉字辞典 전자사전/電子字典[2]

国头语[编辑]

汉字[编辑]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名詞) (むぬー) (名词 munū

  1. 物品东西

宫古语[编辑]

汉字[编辑]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平假名 むぬ,罗马字 munu)

  1. 物品东西

冲绳语[编辑]

汉字[编辑]

(3年级汉字)

读法[编辑]

复合词[编辑]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平假名 むぬ,罗马字 munu,替代读法 むん,罗马字 mun)

  1. 物品东西

越南语[编辑]

汉字[编辑]

汉越音;读法:vật
字喃;读法:vật

  1. vật (物品,东西)汉字

八重山语[编辑]

汉字[编辑]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平假名 むぬ,罗马字 munu)

  1. 物品东西

与那国语[编辑]

汉字[编辑]

发音[编辑]

名词[编辑]

(平假名 むぬ,罗马字 munu)

  1. 物品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