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𠄎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參見:
𠄎 U+2010E, 𠄎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2010E
𠄍
[U+2010D]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B 𠄏
[U+2010F]

跨語言[编辑]

漢字[编辑]

𠄎亅部+1畫,共2畫,倉頡碼:弓尸(NS),部件組合𠃌

派生漢字[编辑]

參考資料[编辑]

編碼[编辑]

𠄎”的Unihan資料
  • Unicode編碼:
    • 十进制:131342
    • UTF-8:F0 A0 84 8E
    • UTF-16:D840 DD0E
    • UTF-32:0002010E
  • HKSCS:8853

漢語[编辑]

字源[编辑]

古代字體(
西周 春秋時期 戰國時期 說文解字
(漢·許慎
《六書通》
(明·閔齊伋
甲骨文 金文 金文 金文 楚系簡帛文字 秦系簡牘文字 籀文(大篆) 古文字 小篆 傳抄古文字





參考:

主要來自理查德·西爾斯漢字字源網允許使用說明),
收集來自不同形式的古文字的繪圖資料,包括:

  • 《說文解字》(小篆)
  • 《金文編》(金文)
  • 《六書通》(傳抄古文字)
  • 《殷墟甲骨文編》(甲骨文)

釋義[编辑]

關於「𠄎」的發音和釋義,請見「」。
(此字是「」的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