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nghoa
外观
印尼語
[编辑]其他形式
[编辑]詞源
[编辑]發音
[编辑]專有名詞
[编辑]Tionghoa
- 中國:位於東亞黃河、長江和珠江流域的國家或文明,泛指其各個朝代。
- 華人;中国人
- 中國人民。
- 所有具有華人血統或自我認同的人。
- 漢語,中文,華語
- 在中國使用的幾種漢語或方言,尤其是文言文、普通話、粵語、吳語或閩南語。
- 該語系共用的表意文字系統。
同義詞
[编辑]形容詞
[编辑]Tionghoa
- 華人的:
- 與中國或其人民或語言相關的
- 具有華人血統的
用法說明
[编辑]此詞因總統決定通過並取代Cina (“中國”)而恢復為印尼官方政府用語。[1] 此原則被大多數印尼語媒體遵循。
派生詞
[编辑]相關詞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Keputusan Presiden Nomor 12 Tahun 2014 Tentang Pencabutan Surat Edaran Presidium Kabinet Ampera Nomor SE-06/PRES.KAB/6/1967 Tanggal 28 Juni 1967(2014年第12號總統決定,關於撤銷1967年6月28日Ampera內閣主席團第SE-06/PRES.KAB/6/1967號通函)。
延伸閱讀
[编辑]- “Tionghoa”在《Kamus Besar Bahasa Indonesia (KBBI) Daring》上的資料,Jakarta:Badan Pengembangan dan Pembinaan Bahasa, Kementerian Pendidikan dan Kebudayaan Republik Indonesia,2016。
馬來語
[编辑]其他形式
[编辑]- Tionghua (更常見)
詞源
[编辑]借自漢語 泉漳話 中華/中华 (Tiong-hôa)。比較印尼語 Tionghoa。
發音
[编辑]形容詞
[编辑]Tionghoa
- (過時) 華人的;具有華人血統的
- 近義詞:Cina
- 1933年3月25日,“Perubahan-Perubahan di Malaya. Pemandangan Wartawan Kita "Bintang Timur".”, in Saudara[1],Penang:
- Berbagai-bagai protest dan pemandangan dimajukan oleh leader Tionghua dan Hindu dalam Legislative Council di Singapura.
- 各種抗議和觀點由華人和印度領袖在新加坡立法議會提出。
用法說明
[编辑]在馬來西亞大多已過時;Cina更為常見。
延伸閱讀
[编辑]- “Tionghoa”在《Pusat Rujukan Persuratan Melayu | Malay Literary Reference Centre》上的資料,Kuala Lumpur:Dewan Bahasa dan Pustaka,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