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漢語[编辑]

維基百科有一篇文章關於:
正體/繁體 (音樂)
簡體 (音乐)
異序詞 樂音乐音

读音[编辑]



  • 中古: /ʔˠiɪm  ŋˠʌk̚/
韻圖
讀音 # 1/1 2/3
聲紐 (34) (31)
韻類 (140) (10)
聲調 平 (Ø) 入 (Ø)
開合
四等 重鈕III II
反切
擬音
鄭張尚芳 /ʔˠiɪm/ /ŋˠʌk̚/
潘悟雲 /ʔᵚim/ /ŋᵚɔk̚/
邵榮芬 /ʔiem/ /ŋɔk̚/
蒲立本 /ʔjim/ /ŋaɨwk̚/
李榮 /ʔjəm/ /ŋɔk̚/
王力 /ĭĕm/ /ŋɔk̚/
高本漢 /ʔi̯əm/ /ŋɔk̚/
推斷官話讀音 yīn yuè
推斷粵語讀音 jam1 ngok6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讀音 # 1/1 4/4
現代北京音
(拼音)
yīn yuè
構擬中古音 ‹ ʔim › ‹ ngæwk ›
構擬上古音 /*[q](r)əm/ /*[ŋ]ˁrawk/
英語翻譯 sound, tone music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1/1 3/3
序號 15223 7683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1 1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qrɯm/ /*ŋraːwɢ/

含义[编辑]

  1. 古代有別。後渾稱“音樂”,指用有組織樂音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
    • 《禮記‧樂記》:“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
    •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瑜少精意於音樂,雖三爵之後,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
    • 《前漢書平話》卷下:“帝至棘門,左翼將徐邁以音樂迎之,送帝至霸陵橋上。
    • 溫承訓《動人的音樂》詩:“真的,音樂是人們感情的語言。

相关词汇[编辑]

翻译[编辑]

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

日語[编辑]

〉【おんがく】

本詞中的漢字
おん
一年級
がく
人名用漢字
音讀
  1. 音樂。
  2. 音樂课。

相關詞彙[编辑]

朝鮮語[编辑]

  1. 음악音樂〉的漢字表記。

越南語[编辑]

  1. âm nhạc音樂]的漢字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