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參見:
U+793A, 示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793A

[U+7939]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793B]

跨語言[编辑]

筆順

替代寫法[编辑]

漢字[编辑]

部+0畫,共5畫,倉頡碼:一一火(MMF),四角號碼10901部件組合:⿱或⿱𥘅或⿱𡭕

  1. 康熙部首 第113個(示部
  2. 說文解字部首 第3個

衍生字[编辑]

來源[编辑]

說文解字
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从示。

——《說文解字

漢語[编辑]

正體/繁體
簡體 #
異體 𥘅
𡭕

字源[编辑]

古代字體(
戰國時期 說文解字
(漢·許慎
《六書通》
(明·閔齊伋
金文 甲骨文 楚系簡帛文字 古文字 小篆 傳抄古文字

象形漢字 – 祭壇。原型類似無關的漢字,便添加額外筆順避免混淆。

詞源1[编辑]

發音[编辑]



  • 各地讀音
語言 地區
標準漢語 北京 /ʂʐ̩51/
哈爾濱 /ʂʐ̩53/
天津 /sz̩53/
濟南 /ʂʐ̩21/
青島 /ʂʐ̩42/
鄭州 /ʂʐ̩312/
西安 /sz̩44/
西寧 /sz̩213/
銀川 /ʂʐ̩13/
蘭州 /ʂʐ̩13/
烏魯木齊 /sz̩213/
武漢 /sz̩35/
成都 /sz̩13/
貴陽 /sz̩213/
昆明 /ʂʐ̩212/
南京 /ʂʐ̩44/
合肥 /ʂʐ̩53/
晉語 太原 /sz̩45/
平遙 /sz̩35/
呼和浩特 /sz̩55/
吳語 上海 /zz̩23/
蘇州 /zz̩ʷ31/
杭州 /zz̩13/
溫州 /zz̩22/
徽語 歙縣 /sz̩22/
屯溪 /ɕi24/
湘語 長沙 /ʂʐ̩55/
湘潭 /ʈ͡ʂʐ̩55/
贛語 南昌 /sz̩21/
客家語 梅縣 /sz̩53/
桃源 /ʃï55/
粵語 廣州 /si22/
南寧 /si22/
香港 /si22/
閩語 廈門 (閩南) /si22/
福州 (閩東) /sɛi242/
建甌 (閩北) /si44/
汕頭 (閩南) /si31/
海口 (閩南) /si35/
/mai35/ 訓讀

韻圖
讀音 # 2/2
聲紐 (27)
韻類 (15)
聲調 去 (H)
開合
四等 III
反切
擬音
鄭張尚芳 /ʑiɪH/
潘悟雲 /ʑiH/
邵榮芬 /ʑjɪH/
蒲立本 /ʑiH/
李榮 /d͡ʑiH/
王力 /d͡ʑiH/
高本漢 /d͡ʑʰiH/
推斷官話讀音 shì
推斷粵語讀音 si6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讀音 # 1/2
現代北京音
(拼音)
shì
構擬中古音 ‹ zyijH ›
構擬上古音 /*s-ɡijʔ-s/
英語翻譯 show (v.)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2/2
序號 11606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1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ɢljils/

釋義[编辑]

  1. 顯示

組詞[编辑]

詞源2[编辑]

發音[编辑]


釋義[编辑]

  1. 姓氏

詞源3[编辑]

關於「」的發音和釋義,請看
此字「」是「」的異體字。

詞源4[编辑]

關於「」的發音和釋義,請看
此字「」是「」的異體字。

來源[编辑]

日語[编辑]

漢字[编辑]

5年級漢字

  1. 宣告展示顯現

讀法[编辑]

  • 吳音: (gi); (ji, 常用)
  • 漢音: (ki); (shi, 常用)
  • 訓讀: しめす (shimesu, 示す, 常用); しめし (shimeshi)

組詞[编辑]

朝鮮語[编辑]

漢字[编辑]

(音訓 보일 (boil si))

  1. (si)的漢字?

組詞[编辑]

越南語[编辑]

漢字[编辑]

儒字;讀法:thị,

  1.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rfdef}}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