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漢語[编辑]
簡體與正體/繁體 (民主) |
民 | 主 |
---|
讀音[编辑]
釋義[编辑]
- 民之主宰者。舊多指帝王、君主。
- 《書‧多方》:“天惟時求民主,乃大降顯休命于成湯。”
- 《左傳‧文公十七年》:“齊君之語偷。臧文仲有言曰:‘民主偷必死。’”
- 《文選‧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
- 蔡邕注:“民主,天子也。”
- 《資治通鑒‧晉惠帝太安二年》:“昌遂據江夏,造妖言云:‘當有聖人出為民主。’”
- 指官吏。
- 《三國志‧吳志‧鍾離牧傳》:“僕為民主,當以法率下。”
- 指人民有參與國事或對國事有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民主用於國家形式,即成為一種國家制度,與“專制”相對立。作為一種國家制度,民主總是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 鄭觀應《盛世危言‧議院》:“君主者,權偏於上;民主者,權偏於下。”
- 《〈艾青詩選〉自序》:“五四運動開始的時候,我已經九歲。小學課本裏已有啟蒙思想--要求民主與科學。”
- “专政”的对称。指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包括讨论、批评、说服教育等。
- “集中”的对称。指领导人征求意见,了解下情,与群众商量问题等。
- 謂合於民主集中制原則,不主觀獨斷。如:民主辦社;作風民主。
出处[编辑]
民主的影子在西方最早见于《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这两部史诗再现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由历代乐师的口头背诵流传至今。从这两部史诗所描述的社会情景来看,民主政治在凡人和神中得到广泛的表现,这也是古希腊文明照耀千秋的最早表现。但是,这两部史诗并没有明确使用“民主”一词,而只是通过史诗的描述,后人确认当时的社会存在民主政治罢了。在西方,明确使用“民主”或“民主政治”一词的,是公元前5世纪的希罗多德。希罗多德因崇尚《荷马史诗》所描述的民主政治,遂潜心研究,于公元前492年写出传世巨著《历史》,明确使用“民主”一词。 在古代中国,民主一词最早见于《书·多方》,这是[[周書|周书]]。更早见于商书《咸有一德》。伊尹作《咸有一德》,有“民主罔与成厥功”句。但据考证,历史上虽有《咸有一德》一文,但现在传世的这篇《咸有一德》却系古伪书。“多方”意为“诸帮”、“众国”、“联帮”的意思。据考证,《书·多方》成书于公元前1020年左右,与《荷马史诗》处于相同时期。 《书·多方》有三处提到“民主”:其一,“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刑飧有夏”;其二,“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简代夏作民主”;其三,“天惟五年须暇之子孙,诞作民主”。成汤即汤,是[[商朝]]的创建者,故称为商汤,公元前1617年至公元前1588年在位,行权30年,其中17年为商国诸侯,13年为商朝国王。成汤顺天应民,被百姓民选为君主。
使用[编辑]
示例[编辑]
- [1] 民主社会主义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在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生产力的大发展和调节分配,基本上消灭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和体脑劳动的差别,铸就了民主社会主义的辉煌。[1]
用法说明[编辑]
相关词汇[编辑]
翻译[编辑]
翻譯
|
日语
- 民主。
- 民主国(こく) 民主国家。
朝鮮語[编辑]
- 민주〈民主〉的漢字表記。
越南語[编辑]
- dân chủ[民主]的漢字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