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U+962C, 阬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962C

[U+962B]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962D]

漢字

字形拆解/相關派生漢字
  • 系列#0965():
  • 說文解字
    門也。从𨸏亢聲。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部》 阬
    《唐韻》客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庚切,𠀤音砊。《說文》閬也。《玉篇》埳也,池也。《爾雅·釋詁》阬,阬虛也。《註》阬阬,謂阬壍也。《疏》阬阬者,坎陷之虛也。《史記·貨殖傳》馳阬谷。《廣韻》同坑。亦同硎。

    又《增韻》陷也。《史記·秦始皇紀》秦王之邯鄲,諸嘗與王生趙,時母家有仇怨,皆阬之。

    又長阬,地名。《前漢·趙充國傳》出鹽澤,過長阬。

    又姓。《左傳·哀十四年》司馬牛卒於魯郭門之外,阬氏葬諸丘輿。《註》阬氏,魯人也。《釋文》阬,苦庚反。或音岡。

    又《集韻》居郞切,音岡。地名。

    又《莊子·天運篇》在谷滿谷,在阬滿阬。塗郤守神,以物爲量。《楚辭·九歌》高飛兮安翔,乗淸氣兮御隂陽。吾與君兮齊速,導帝之兮九阬。

    又《揚雄·甘泉賦》𨻰衆車於東阬。《註》師古曰:阬,大阜也,讀與岡同。一曰東阬,東海也。

    又《廣韻》苦浪切《集韻》口浪切,𠀤音抗。《廣韻》門也。《集韻》坑也。

    ——《康熙字典

    字源[編輯]

    「阬」從「」「」聲,本義是窪地,是「」的本字。魏晉以來把「阬」的意符「阜」替換成統一的「」作「坑」的俗字逐漸流行,被現代中國各地廣泛採用。「坑」又有疊牀架屋再增一同義意符「」的異體字「𡷲」,以及「亢」聲訛成「」的「」、「」。

    古代字體(
    戰國時期 說文解字
    (漢·許慎
    秦系簡牘文字 小篆

    參考[編輯]

    編碼[編輯]

    」的Unihan資料

    漢語[編輯]

    讀音[編輯]

    翻譯[編輯]

    日語[編輯]

    讀音[編輯]

    異體字

    :若字形無法正常顯示,請安裝Unicode擴展字形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