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漢語[編輯]

寫法[編輯]

規範字簡化字):(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
傳統字(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
國字標準字體(臺灣)
香港標準字形(香港、澳門)

讀音[編輯]


釋義[編輯]

  1. 用言語笑話對方。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九:「又士人家子弟,無貧富皆着蘆心布衣紅勒帛,狹如一指大,稍異此,則共嘲笑,以為非士流也。」
    《古今小說‧簡帖僧巧騙皇甫妻》:「有個渾家王氏,見丈夫試不中歸來,把複姓為題,做一個詞兒嘲笑丈夫,名喚做《望江南》。」
    老舍《四世同堂》一:「當她沒有把粉擦好而被人家嘲笑的時候,她仍舊一點也不發急,而隨着人家笑自己。」
  2. 戲謔,開玩笑。
    《魏書‧尉地干傳》:「地干奉上忠謹,尤善嘲笑。世祖見其效人舉措,忻悅不能自勝。」
    明·方孝孺《益齋記》:「﹝戴元直﹞顧盼峭聳,酒酣,談論雜以嘲笑,辭累千百無澀滯窘複態。」
    《紅樓夢》第二七回:「寶玉和黛玉是從小兒一處長大的,他兄妹間多有不避嫌疑之處,嘲笑不忌,喜怒無常。」亦指戲謔之語。
    宋·蘇軾《子姑神記》:「詩數十篇,敏捷立成,皆有妙思,雜以嘲笑。」

出處[編輯]

使用[編輯]

示例[編輯]

[1] 

用法說明[編輯]

相關詞彙[編輯]

翻譯[編輯]